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军强渡大渡河”乞巧助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2:48  大洋网-广州日报

  

“红军强渡大渡河”乞巧助兴
看,男孩身后的红军多有气势。

  本报讯 (记者叶平生 通讯员李维倩摄影报道)在反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等充满柔情蜜意的“乞巧”主题公仔里,居然融进了红军强渡大渡河、汶川大地震以及全国人民争往前线支援抗震救灾的场景。今天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七夕乞巧节”,昨天,在素有“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美誉的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一场大型的乞巧公仔大巡展在该村灯光篮球场举行,集中展示了该村民间艺人精心制作的38板乞巧故事板色。当天晚上11时起,该村的姑娘、阿婆们还集中在一起,举行了隆重的“拜七娘”祭祀活动。

  粒粒白米粘连成拜七姐蜡烛

  昨天下午,记者在化龙镇潭山村一个带雨棚的灯光篮球场上看到,水泥地板上密密麻麻地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乞巧故事板色,总计有38板之多,将整个篮球场塞得满满当当。

  在其中一板“潭山特色”的板色中,记者看到,在宽大的牌坊之后,迎面就是一整套祭献给七姐的供品,包括小巧的鞋子、椅子、梳妆台等,每样7件;其后的桌面上还整齐地摆放着茶杯、酒杯、汤匙和银筷全套吃饭的家伙,每套也是7件。

  再后面,则是7碗宝塔状的蜡烛,里面是用纸桶糊成圆锥形,外立面则是用大米粒一粒一粒地粘连起来的,米粒与米粒之间还形成了各种规则的纹案以及一囤一囤的粮仓,小麦、花生、小米、赤豆、绿豆、黄豆和眉豆,也是7样,寓意着五谷丰登。

  此外,还有村里的手工艺人用细小的圆珠、珠片、开心果外壳制成的杨桃、石榴、菠萝、橘子、蜜柚等各种时令的水果,种类自然也是7样……

  据民俗学家介绍,“乞巧”活动最早起源于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后来,乞巧色板中,各种拜七姐的祭品之所以采用“7”为吉祥数字,就与此有关。

  “乞巧”板色新添汶川元素

  与其他地方的“乞巧”作品多以反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等传统爱情主题不同的是,潭山村“乞巧”公仔向来都是以创新见长。他们去年选送赴东莞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乞巧赛艺会的作品中,就有一板“红军强渡大渡河”。

  而记者昨天在现场又发现了2板“汶川元素”。在青黑色的山脚下,一排排楼房东倒西歪,大块的废墟下还不时可见被压着的人群,身着绿色军装的解放军战士以及白衣天使们,正在对受伤者紧张地实施救援,而更多的医生、护士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原来,村里的民间艺人用了2个大板,将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其后的全国人民共同支援灾区抗震救灾的场景,也生动地融进了“乞巧”板色之中。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