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安拟建七夕情侣公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3:0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见习记者 杨耀青

  相比于端午、中秋的火热氛围,“七夕节”这个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浪漫色彩的节日却被市民和商家冷落,很多人甚至将“七夕节”简单地与“情人节”画上了等号。其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夕节”也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其文化诉求并不局限于恋人的相会。而西安至今还留存着“七夕节”祭祀牛郎织女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和历史遗迹,在保护“七夕”文化方面应肩负起重任。

  商家对七夕节有些冷淡

  在市民眼中,西安的“七夕节”是什么样的呢?记者在西大街和南大街随机询问了10余位年轻人,其中八成左右的被访者说不出传统“七夕节”的民俗,只是简单地将“七夕节”与“情人相会”画上了等号,仅有3位路人提到了在“七夕节”当天有“乞巧”的风俗。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城隍庙、书院门及市内几家鲜花店和礼品店,发现这些节日用品销售较为集中的场所在“七夕节”前大都较为冷清,丝毫没有圣诞节、情人节等时下流行节日时的热闹氛围。“2006年‘七夕节’时,我们进了好多玫瑰、情人草等,想着会像2月14日西方情人节那样热销,没想到‘七夕节’当天的销量仅比平时稍多一点,大批货物都压在手里了。”

  “我们去年推出的‘情侣晚餐’也没有吸引多少客人,今年也就不再推出了。”团结南路一家餐馆的陈老板说:“不是我们商家不愿开发‘七夕节’,而是这个节日本身就不太热闹,加之没有代表性的食品,也就不能像元宵、粽子、月饼等那样吸引消费者,商家自然也不愿为此花费气力。”

  西安欲发扬“七夕”文化

  市社科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静告诉记者:“西安与‘七夕’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我市长安区斗门镇早在公元798年就建有‘石爷庙’、‘石婆庙’和牛郎、织女的石雕像,而且千百年来香火不断,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七夕节’祭祀牛郎、织女的民俗文化活动。可以说,在传承和弘扬‘七夕’民俗方面,西安肩负着重任。为此,相关部门已在这里规划了‘七夕情侣主题文化公园’,公园内设计有乞巧楼、人工湖、百戏楼、婚庆历史文化公园等颇具‘七夕节’特色的建筑,把传统文化较为完整地呈现给游人,让人们亲身参与进来,使市民对‘七夕节’及其衍生文化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对于市民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度过“七夕节”,王静给出了建议:“东方人在表达爱意时通常比较含蓄,‘七夕’文化中充分包含了这种含蓄美,所以,感情回归应是‘七夕’的主题,女孩可以动手缝制一些荷包、串绳等小礼物送给心上人,毕竟‘七夕节’有‘乞巧节’之称,表达爱意的方式可借此回归传统;另外,有条件的社区或村庄可以在‘七夕节’当天开展一些传统手工艺竞赛活动,让‘女红’、‘剪纸’等在城市中几近消失的手工艺得以重现,小小的针线活也能够体现出社区、村庄里妇女们的心灵手巧,给‘七夕节’真正的主角——妇女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