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江志愿者,辞职去青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4:27  钱江晚报

  在青川,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很多人生的思考……

  在记者随车盘旋在盘山公路上时,如果他在,他总会提前赶到塌方区的公路边,抬头注视着山坡,替我们监视着有没有巨石滚落,一边挥手指挥着车辆。

  地震发生后他辞掉了原来的工作,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他说,“工作可以再找,但是不去的话我会后悔一辈子!”

  他并不跟随别的组织和单位,凭借“我们是一家人,我要去帮我的家人”的信念,只身来到灾区,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他在自己重病的父亲和灾区同胞的需要中毅然决定选择了后者。

  他叫王旭东,浙江富阳人,这里的年轻志愿者称他为王大哥。

  “累不累,看看我们王志愿!”

  王旭东穿一身迷彩装,脸已晒得很黑了。他胸前佩戴的徽章写着这样的几个字:“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奋战。”5月18日,他赶到成都,在机场就当上了救灾物资的搬运工。那两天里他只站在墙根睡了一两个小时。

  到了青川后,王旭东被这里的灾情触动了,他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这里的人们重建家园。他先后跟随温州医疗队进行灾区疫情排查,参与成都军区官兵的人员物资抢救和灾区家园重修。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干活,他总是挑最累最苦的活干,他对部队的战士们说:“你们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千万不能因为我是志愿者就和你们待遇不一样!”有一次他在和战士一起抢修时头部受了重伤,但是送到医院作了一下简单包扎他就坚持出院了。部队的营长在领导视察时是这样介绍王旭东的:“累不累,看看我们王志愿者!”

  他是孩子们的好朋友

  到了吃饭这样的休息时间,记者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王旭东,和他开玩笑,拉手比劲道。

  而王旭东同样很喜欢孩子。当他发现楼桥小学的部分同学存在一定的灾后心理障碍时,他找到了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志愿者,为这些孩子做团体的辅导和咨询;他收集了很多灾后受创的孩子的资料;他拿着铁锹帮助青溪初中的板房教室清理淤泥;他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所有的孩子,告诉他们:“有事给我打电话,想要什么我给你带来。”他还和学校里的孩子们搞过一次联欢会,在联欢会上他唱了一首歌:“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他说,这是他最想和孩子们说的话!

  赴川后王旭东回过一次家,村上所有人都为他而骄傲,全村的人都出来迎接他这个抗震勇士。王旭东7岁的儿子可以骄傲地和同学们说,“我爸爸是灾区的志愿者,我爸爸是大英雄!”

  在青川还有许许多多来自浙江的志愿者,记者记下来的是极少数,他们是本报曾经报道过的大北(本名魏钧),来自仙居的李舒欣,来自温州的周选慈……

  本报通讯员 夏青 黄琳 杨红

  本报记者 陈骥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