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南中小企业感觉“有点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5:00  大河网-河南商报

  

河南中小企业感觉“有点冷”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倒闭数量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商报记者 周敏/摄

  正值盛夏,但是“做好准备过冬”的声音却不断在企业中响起。

  8月4日,万科公司在香港举行中报发布会,其间,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严肃表态,“下半年的形势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为此万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严肃的还有马云、马化腾等多名企业家,华为总裁任正非则说,“也许2009年、2010年还会更加困难。”

  中国企业预感到的阵阵寒意,也正影响着河南的众多中小企业。

  ■商报记者 王海圣 齐亚琼

  ■ 寒意

  全国上半年有

  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

  8月3日,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全国今年上半年已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倒闭数量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纺织业的平均纯利润仅为0.62%,单个企业稍有差池,即刻死亡。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这份统计还显示,全国约1/10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较去年同比减少15%。

  该统计还显示,今年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尤为突出,据银监会统计,今年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了中小企业,仅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较而言,河南在本次寒流中,并非全国最冷的地方。

  “本次经济寒流,受到最大影响的是江浙一带的企业,河南的外向型经济不强,这使它避免了更大的打击。主要表现是经营困难,但倒闭的不多,至少没有成批成批倒。”河南九鼎德盛董事长张保盈说。

  不过,张保盈提醒说,经济影响都有渐进性,而随着调整的深入,如果相关方面没有研究没有准备,则影响面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 特写

  超市开始怀念“人如潮钱如水”的往年

  郑州市大部分超市、卖场的负责人已苦恼了很久。

  让他们苦恼的是,2008年以来,“业绩一直处在下滑状态”,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勤奋,比如用劲促销,对部分商品实行买第二件半价,可是仍然“刹不住车”。

  “现在,好像我们都变老了,开始怀念往年了,那时候人如潮、钱如水的。”昨天,商报记者走访北京华联、丹尼斯以及世纪联华时,不少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眼下,中秋节即将到来,但多数商家表示对此并不看好,“销量和去年一致就不错了。”

  在他们看来,“炒股的不赚钱,做生意的也难做,大家赚钱少了,开始捂紧钱袋子消费,能不买的就不买”,是导致他们生意差的根本原因。

  和老百姓的谨慎购物、不购物相一致,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众多企业也采取了压缩开支的决定。比如中石油首先宣布了裁员,然后通告要求各地分公司减少非生产性支出,“不准新购、租赁或变相购买豪华小汽车,不准新建楼堂馆所,减少各类大型庆典和仪式、各种会议、评比活动和出国考察团组,有效压减招待费、差旅费和办公费。”

  而另一家集团公司的河南分公司,已通告要求大家做好“过冬”的准备,节减非经营性开支,甚至原计划要把公司的厕所和仓库进行装修,现在规格也降了一个层次。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我们首先得挺过这个冬天。”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对商报记者说。

  ■ 扫描

  郑州85%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问题

  在“挺”的还有位于南阳市的永盛油脂公司,去年以来,他们就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阵阵寒意。

  “去年以来,大豆涨了77%,每吨达到11500元,煤每吨涨了150元,员工工资也涨了一部分,我们现在面临着开工不足、被挤压的多重困难。”该企业负责人说。

  而南阳市宛城区的耀威纸业尽管属于高科技产业,订单充足,但当企业急需500万元流动资金时,没有任何金融机构肯给予支持,只得咬牙“挺”着。

  商报记者得到的一份材料显示,近期,郑州市中小企业局对全市多个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了调研,发现全市有85%以上的企业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产品有市场、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资金问题尤为严重。

  这份材料提到,如郑州市天地人面粉实业有限公司等,常年流动资金缺口都在3000万~5000万元以上,“挺”得很艰难。“眼下,河南很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只能用艰难来形容,有些基本上已经倒闭。”昨天上午,河南省中小企业局的一位负责人对商报记者说。

  这位负责人说,近期,省局安排5个调查组分赴全省各地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各项情况进行了调研,“开了429个座谈会,调查了453家企业”,结果显示,能从金融机构得到资金支持的仅为11.5%,绝大部分需要自有资金和从民间借贷。

  “我们正在写报告,情况相当严峻,报告最早本周五(8月8日)形成,1个总报告8个分报告,等报告形成即呈送省委、省政府。”这位负责人说。

  ■ 业内声音

  这是企业发展必经的阵痛

  那么,这一次中小企业的“冬天”自何而来?又将何时消失?

  8月5日下午,河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谷建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实施的货币从紧政策,影响了对资金最为敏感的中小企业;其二是新的《劳动法》使企业的成本上升了15%~20%;其三是这两年的要素成本一直在上涨,煤电油运价格一直上涨;其四是人民币升值对外向型产业形成的巨大压力。”

  谷建全提到,尽管河南外向型企业不多,没有受到更强烈的冲击,但是河南和全国一样,企业也都遇到了融资难的困局,而因为河南融资渠道更窄,事实上河南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结果就是“不是最冷,但更显萧条”。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

  8月5日下午,河南紫微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鸿禽女士对商报记者说,据她观察,“有不少中小企业还是活得很滋润的,有蹦有跳的。”就此,任鸿禽说,所谓中小企业的冬天,要区别看待,“因为宏观原因,整体是冷的,这无可辩驳。但这几年那些保持了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就没有感受到特别的寒意。”

  张保盈补充说,本次全国很多中小企业的“喊冷”,事实上有这样一个大背景,也就是很多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是基于经验主义、模仿、仅做粗浅加工和贪图规模的,“总体来说,是‘现代企业家’太少了,土包子太多了,本次寒流所带来的调整也属正常,一遇困难就抱怨外部环境不好是不对的。”这是中国企业发展必须经历的阵痛。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