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作涛: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6:03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本报通讯员 刘宪亮 张景智

  7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东营垦利县永安镇十二村时,张作涛家的大门紧闭。村支部书记付本福告诉我们,张作涛一家去黄河以北一个名叫五号桩的地方种地了,距离永安镇110公里。

  从永安镇驱车向北,村庄、车辆和行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茂密的芦苇提醒我们,这里是黄河三角洲最荒芜的地带。一直到了中午12点多,我们来到张作涛另一个“家”。方圆数公里的荒原上这个家只有一户邻居,与他们一样也是种棉花的,距离他们家的直线距离500米。每隔三五天,张作涛的父亲张金贵要到20公里之外的仙河镇去购买生活用品,油盐酱醋之外,还要买20元一方的饮用水。

  19岁的张作涛正蹲在地上烧水,门口支起的一口锅就算是厨房。3间房子是用芦苇、树枝和泥巴混合在一起垒起来的,最高处约有两米四五,用塑料糊着的窗户只有一个篮球大小。走进屋里,潮气扑面而来。张金贵说,只要晴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晒被子。

  在旁烧水的张作涛一直默不作声,脸上被汗水冲出一道道痕迹,像是在泥地里打过滚,膝盖处的泥土尤其多。他妈妈告诉我们,他刚从棉花地里拔草回来,由于弯腰时间太久,他就一直跪在地里拔草。张作涛说:“小时候看到父母这样拔草,心里感到很难过。现在我也体会到了,他们太不容易了,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他们。”

  谈起张作涛,张金贵既愧疚又自豪:“孩子很懂事,学习的事情从来不用我们问。”班主任张树涛说,张作涛是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学生。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他经常晚上熄灯后,用被子蒙上头打着手电看书。“他人缘好,遇到难题,大家总愿意和他商量。”今年高考他考了615分,已被石油大学(华东)录取。填报专业的时候,他选择了学费最便宜的环境与工程专业。虽然学费每年只有4300元,可张金贵说现在家里连1000元都拿不出,还赊欠着10000多元的农药和化肥钱,只有10月份卖棉花后才能有钱。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