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安县“五项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6:40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在新一轮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平安县以创建“五个好”乡村党组织为目标,按照硬件抓投入、软件抓规范、制度抓落实、工作抓创新的要求,着力实施“五项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堡垒工程”,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各乡镇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和村民直选等方式,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中有威信”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尤其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选举产生的110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新当选的有49名,占44.5%;村委会主任中,新当选的有82名,占75.22%;27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占24.5%;49名大学生“村官”全部进入村“两委”班子。

  实施“民主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级换届选举结束后,县乡两级及时对新当选的村干部进行以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的能力。全面推行党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级事务“一事一议”制度,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规范村“两委”班子集体决策机制,形成了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格局。

  实施“素质工程”,强化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两校一室”阵地建设,做好县乡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内部设施配备,对危旧狭小的村级党员活动室进行改建、扩建。到目前,县涉农部门配合乡镇、村共举办实用技术、种养殖业技术、“双强”干部、农村能人等培训班126期,培训9250余人。农村党员中,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达1000余人,涌现出党员科技示范户350余户,党员致富带头人150余人。

  实施“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发挥地域优势上下功夫。在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相对较好的城镇附近,兴建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发展休闲旅游业、餐饮服务业、小型加工业等,增加村集体收入。在耕地面积较多的浅脑山地区,通过集体种植药材、搞特种养殖等,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在提供有偿服务上下功夫。部分村充分利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以输出劳务、出租房屋、场地等形式,有效地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在开展联姻帮扶上下功夫。上半年,全县县直机关党组织为联姻村投入帮扶资金87万元,争取项目资金260万元,办实事164件。

  实施“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制,全县258个基层党组织共提出承诺事项687件,4527名党员提出承诺事项5232件。深化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全县2325名党员结合实际设定了岗位。为四川地震灾区群众献爱心,全县3215名党员共交纳“特殊党费”40多万元。同时,基层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作者:青组)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