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终结房产暴利时代要用事实与行动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7:18  城市晚报

  ■本报特邀评论员:叶祝颐

  8月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述评称,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

  在房价上涨势头被遏制, 房价、成交量双双下滑,而万人购房新闻充斥眼球的复杂语境下,国家统计局表态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宣称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对于当前房产市场走向无疑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但是房产暴利时代是否真的已经终结,开发商是否真的会放弃暴利,我对此并不敢过分乐观。事实上,由于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一段时间以来,房价信号是失灵的。因此,我认为,统计局现在表态房产暴利时代终结为时尚早。要让房价回归理性,理清市场供求关系,公开房价成本,剔除暴利空间,才是终结房产暴利时代的关键。

  “开发商视为商业机密的,正是消费者想知道的。”正如经济学者易宪容所言: “合理的市场定价机制,前提是信息充分公开。没有这个前提,定价机制就有问题。让公众了解开发成本,开发商了解土地市场等各种信息,就有利于控制暗箱操作,各方就都能更理性地判断房地产市场,房价就更趋理性。”

  事实上,此前有的地方就公布过住房成本清单,但是受到了部分地方政府部门与开发商的质疑。还有人担心公开房价成本会泄露商业机密。我认为,这个认识需要澄清。虽说房价的高低,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层面看,作为百姓重要生活资料的住房产品,并不仅是一种商品;它实际上带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让百姓“居者有其屋”,是政府的神圣职责。政府有责任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转,在保证开发商合理利润的同时,对房价给予必要调控。而且公开房价成本,还可以为社会舆论对房价合理性进行监督提供了依据。在房价走向不明朗的当下,尤其如此。

  进一步说,房价成本到底该怎样算呢?一般说来,房价成本主要包括这么四项:地价成本、建筑安装成本、各项配套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应该承认,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房价成本还存在房产所处地域、楼层、季节等个性差异,企业运营成本构成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笔者以为,除了企业经营等弹性成本需要进行综合权衡以外,地价、建筑安装、配套费用等成本应该可以理出一本明白账。而且在降低地价,打破地王神话的问题上,地方政府应该有所责任担当,不能奉行卖地财政思想。

  实际上,除了这些基本房价成本构成要素外,房产成本还包含有一定的腐败成本。公开理论上的房价成本或许不难,但是如何公开腐败成本,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与掌握房产立项建设大权者的强势地位,开发商肯定不敢对外曝光“拿这块地,接这个工程,送了多少礼,花了多少腐败成本”。但是如果有关部门核算房价成本时,“遗漏” 了这笔成本,开发商也会觉得很“冤枉”。

  所以,我认为,公开房产成本,除了理论成本以外,还要敢于对腐败成本开刀,让房产成本测算真正做到科学、透明。惟有真正剔除了腐败成本与开发商的暴利空间,测算出来的房价成本才会逐步趋向合理。

  从根本上讲,要真正终结房产暴利时代,就要真正保证房价成本的可信度。既不能由开发商一脸无辜地标榜自己利润如何如何之低,也没有统计部门表个态这么简单。据媒体报道,在去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房地产商占据了十大富豪中的6席。某地开发商更是表示,房价降三成还有15%的利润空间。种种事实表明,房价仍然存在非理性暴利。

  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终结房产暴利,统计局表态与开发商的良心都靠不住。理顺市场供求关系,公开房价成本才是正解。对此,政府责无旁贷。而且地方政府坚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打破卖地财政思维,平抑地价,做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民生文章,都很必要。

  (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A12版)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