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揪住“风婆”来打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7:25  大众网-大众日报

  

揪住“风婆”来打工

  秦庆年老汉在向记者介绍风力扬水机带来的好处。

  □记者 刘名卓 通讯员 金玉杰 刘涛 报道

  本报费县讯 8月4日上午,芍药山乡核桃峪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郁郁葱葱。远处近处一台台银白色的风力扬水机在悠闲地旋转着。

  75岁的老农秦庆年,用手撩拨着风力扬水机扬到池里的清水,指一指丰收在即的核桃树:“我家承包的3000多棵核桃树,结果的1200多棵,今年能收入3万多元。今春以来,这个水池里的水老是满满的,麦收过后,这里旱了一阵儿,我就是用这个水池里的水浇了一遍核桃树。”

  5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陈庆亮介绍说:“只要风够大,风车就转,风车一转,水就被哗哗啦啦地扬上来。风力足的时候,一天一夜能蓄30多立方米水。核桃峪村现有风力扬水机7台,为之配套的蓄水池17座,总蓄水量达到3.5万立方米。”

  芍药山乡属纯青石山区,裸岩面积占60%以上,过去天旱时只有沟底深处的山泉里还有些水,但要从沟底挑上来,远水不解近渴。

  芍药山乡党委书记寻明圣回忆说:“2002年春秋天,我们乡开始安装风力扬水机,在山腰山顶上修建大蓄水池,不用水时‘零存’,用水时‘整取’,从蓄水池引出来,浇庄稼,浇果树,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还使农业由粗放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截至目前,全乡已安装87台风力扬水机,配套修建了120个蓄水池,可一次性蓄水20万立方米。”

  在核桃峪杏树湾自然村村头,五六个农民正在用风力扬水机扬上来的水和水泥,建沼气池。

  54岁老农李秀环告诉我们:“风力扬水机投资怪大,一台得7000多块,再建个水池也得3000多块,但这都列入扶贫项目,上级有支持。”

  据秦庆年老汉说,没有风力扬水机提水时,他家的80亩核桃园得雇抽水机浇树,一亩26元钱,浇一遍2000多元钱就没了。现在天旱了他就用扬水机扬上来的水浇核桃,哪年也得浇个几遍,6年了,一分钱也没花。

  据测算,芍药山乡利用风能资源取水,一年节约油、电费用超过100多万元。

  ■相关链接

  据统计,全球的风能资源约是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的10倍。我国的风能资源丰富,陆上和海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总量超过10亿千瓦,这个数字接近目前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两倍。

  费县芍药山乡等不少乡镇山峦起伏,风向稳定,风力持续性好。据费县气象局监测记录,全县4级以上的风每年超过100天,三级或三级以下的风200天左右。目前全县已安装风力扬水机210台。风力扬水机垂直扬程45米左右,配套管道500米左右,三级以上的风即可带动风力扬水机的动力装置。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