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令人不快的“音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7:46  解放日报

  奥运在即,“听觉文明”很重要:公共场所不喧哗、环线内不鸣号……但笔者发现,“不文明声音”岂止这些,有的声音堪比噪音污染,所谓“音漏”就是一典型。

  上班高峰时,地铁车厢内,耳畔忽传来阵阵摇滚乐,令人心烦气躁。原来是一个小伙子戴着耳机在听音乐,音量大得都跑到别人耳朵里了。有乘客皱眉,有乘客叹息,更多的乘客无处可躲,只好默默忍受。这种不怕吵、不听劝的“音乐人”,还真不在少数。类似公共空间内的噪音,专门有个名词叫“音漏”。

  事实上,音漏现象的制造者远不止MP3、MP4等多媒体播放器的主人,许多个人数码用品都会产生令人不快的音漏。如有人用便携CD机,沿街大鸣大放;有人用掌上游戏机不戴耳机,在座位上大吵大叫;有人用自带立体声的新型手机,把它当成了“两喇叭”、“四喇叭”;也有人手机音量设置太高,里面讲什么,外面也能听到,不怕泄漏隐私,更不怕影响旁人。

  比起交通噪音,“音漏”防治其实不难,因为它纯属个人可控范围。除了保护自己的听力,也要保护别人的听觉,更要保护我们的文明环境。请勿忘这一小小细节,调低音量吧。

  (http://sq.jfdaily.com/blogs/kejiaowei/)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