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合肥出租车“增”声一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10:21  新安晚报

  

合肥出租车“增”声一片
合肥出租车“增”声一片
合肥出租车“增”声一片

  【 】

  6483台出租车固守省城十多年的局面将在今夏打破坚冰,1650台新出租车不久将分批次跑上省城街头巷尾。昨天上午,合肥市新一轮出租汽车经营权转换领导小组就新增出租车运力召开听证会,来自社会各阶层的19名听证代表均表达了所代表利益群体的诉求,而且在两个小时的听证过程中始终未见反对的声音。

  ■听证陈述

  平衡市场至少增车1650台

  上午9点,听证会准时开始。根据会议安排,合肥市运管处处长杨秀宏首先作听证陈述,其内容就是最新制定的《合肥市出租汽车新增运力方案(讨论稿)》。

  “这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针对出租车新增运力投放的必要性,杨秀宏先声夺人。他说,十多年前,合肥市的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分别为120平方公里、93万、5382.13元,而现在已达250平方公里、250万、13426.47元。但省城6483台出租车的局面一直保持未变,而营运范围和服务对象却成倍增加,出租车的发展不但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也跟不上市民的出行要求。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关于增加出租车运力的呼声逐年走高。特别是近期合肥取缔了8000多辆正三轮、摩的车辆,使得出租汽车市场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合肥市出租车的实载率在今年4月份开展正三轮专项整治之前,已经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可投放标准。

  依据《合肥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求状况,合肥市本次打算新投放1650台出租车,其中1000辆指标的根据是正三轮专项整治前的出租车实载率,另外650台指标则是考虑取缔正三轮、摩的之后产生的市场需求。

  “这部分运力投放将充分考虑我市主城区在建主干道和几处重要节点相继贯通后出租汽车市场供求变化,每批次投放前均考虑前一批次对市场的影响情况,”杨秀宏说,“如市场供求已处于基本平衡,下一批次的投放将暂缓。”

  听证会现场。

  ■听证现场

  ■政府回应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乘客、出租车公司、车主、驾驶员,昨天参加听证会的19名听证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听证会设定的焦点问题是:目前合肥是否需要新增出租车运力,新增运力的数量多少为宜,如何投放等等。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两个小时的听证过程中,没有听证代表对新增运力持反对意见,不少代表都把目光锁定在如何做到适量投放上。

  出租车主:

  不能一下子投放太多

  车主代表丁红说,她赞成增加出租车运力,但不能一下子投放太多,否则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影响到现车主的利益。车主代表殷韬奇认为,可先投一部分看市场反应,然后决定是否再投。两位驾驶员代表费春龙、张华云也同意增加出租车,但呼吁政府打击“黑头车”、增加加气站。

  乘客代表:

  应尽可能多增加出租车

  乘客代表张文琛结合自身遭遇的“打的难”,提出政府应该从一切方便市民出行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多地增加出租车运力。另一乘客代表刘伟则表示,新增数应在精密测算的基础上取上限。凌徽涛代表表示,第一批投放1000辆也不算多。在经开区工作的乘客代表郭荣华则建议,增投出租车运力应多考虑开发区以及偏远地区。

  出租车公司:

  可以适度新增运力

  作为合肥一家汽车出租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本次听证会代表陆武冰坦言自己也曾搭乘过正三轮、摩的。随着取缔正三轮、摩的而分流过来的乘客,他认为增加1650辆出租车并不算多。据来自另一家出租车公司的听证代表薛丽芬测算,现出租车驾驶员白班月收入约3000元,晚班月收入约2000元,适度新增运力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我认为1000多台是合适的”。

  人大代表:

  新增出租应精心“打扮”

  合肥市人大代表白和凤认为,增加出租车破解“打的难”已成为市民安全出行的需要。她的一位朋友前不久因为打不到出租车,乘摩的时摔伤住进了医院。“打的抢乘”现象不但扰乱公共秩序,而且引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另一位人大代表吴祥则提出希望,此次新增出租车运力应从维护城市形象的高度出发,对出租车这一城市“门面”进行精心的“打扮”。

  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柴修发:

  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出行难”

  “出租车关乎城市的形象,合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群众出行难问题。”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柴修发在19位听证代表发言完毕之后说,前不久,合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合肥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这次又召开了新增运力听证会。柴修发说,从听证代表的发言来看,大家对出租车新增运力的意见高度一致,有关方面将对听证代表的意见认真整理并加以分析,把好的意见和建议充实到实施方案中去,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合肥市交通局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贤泰:

  新增运力投放初定1650辆

  作为本次出租车新增运力听证会的主持人,合肥市交通局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贤泰说,此次出租车新增运力投放初定1650辆,是在适应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的前提下提出的,将坚持总量控制和适当发展的原则,分步骤、分批次、适量、适时投放,以保持出租车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王贤泰表示,这次新一轮出租车经营权转换和新增运力投放,将充分尊重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真切体现出政府为民办实事、把好事办好的决心。

  代表打的等两小时

  昨天清晨,合肥市书画院院长、美协副主席凌徽涛起了个大早。他是本次出租车新增运力听证会的听证代表,想乘出租车提前一会儿赶到听证会场。但没有想到的是,他在长江西路上等了近一个半小时,竟然没能打到车。就在凌徽涛心急如焚之时,一辆空车驶过来,司机停下问了一句又谎称上厕所跑了。直到又过20分钟后,凌徽涛才搭上一辆出租车。

  ■听证会花絮

  ■专家视点

  在昨天参加听证会的听证代表中,有一些对出租车问题颇有研究的行政法学、法律专家,他们对这次新增出租车运力的平稳投放也寄予厚望。

  记者热议“打的难”

  听证会尚未开始,位于梅山饭店二楼的听证会场外便十分热闹。“现在打的太难了!”不光听证代表,就连参会记者也在议论纷纷。谈论中,大家都对新增多少出租车、何时开始投放等问题翘首以待。

  合肥市政协委员、法律专家刘和生:

  是对政府执政水平的考验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这几年对出租车问题一直比较关注。比如,今年我就提了一份《关于适当增加出租车辆的提案》。应该看到,合肥市近5年来处于高度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随着“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的出行空间变大了,距离拉长了,而以出租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行业却发展不足。当“打的难”现象从节假日、上下班、恶劣天气难转为全天候都难的时候,出租车数量必然要增加。但出租车增加一定要适度,仔细慎重,因为这对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服务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2007年12月19日,本报推出大型调查式报道,关注省城“打的难”。

  张梵晞 本报记者 胡佩 文/图

  省交通厅体改法规处主任科员杜江:

  增车应照顾多方利益

  现在打车简直是一种体力活,不但要在路边等很长时间,而且有时候来了一辆车,许多市民都要跑过去抢乘。城市面积扩大了,人口规模增加了,市民收入也提高了,很遗憾合肥市出租车的数量十多年没有变化。现在合肥私家车以每天200多辆的速度增加,将来必然造成城市交通的拥堵。所以,政府要综合考虑这次出租车运力增加的各个方面因素,不仅要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还要照顾到现有出租车车主的利益,保护好驾驶员的合法权益,更要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

  安徽医科大学学术期刊出版中心负责人黄河胜:

  可适当提高出租车的档次

  透过合肥市新一轮出租车经营权转换以及参加这次听证会,“打的难”问题终于让人看到了解决的希望。比照目前国内大城市的万人车辆拥有率,合肥市目前的出租车数量应该达到10000辆。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合肥第一批就完全可以投放1650辆,其后再考虑适量投放。事实上,“打的难”问题不仅仅难在出租车的数量少,更难在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等方面。合肥市应适当提高出租车的档次,比如北京目前就有约2000辆高档出租车,以满足不同层次市民出行的需要。对于这部分高档出租车,可以适当提价,以质论价。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