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干煎带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12:26  新闻晚报

  □撰文 易沁

  老吃客天性嘴馋,虽不敢说尝遍天下美食,但凡有人说沪上有哪家餐馆的哪道菜好吃,老吃客必然想方设法饕餮一番。但仔细盘点,还属小时候吃的干煎带鱼最好吃。

  也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恋母情结,尤其是母亲亲自下厨做的菜肴,总是最好吃的。

  小时候家境虽然属于中游偏上,但和现在相比仍然显得清苦拮据,吃菜不能随心所欲,每家买菜都有指标,得悠着点。因此碰到好吃的小菜,每个孩子都不能水浦鸡蛋 (沪语谐音指肆无忌惮),尤其是荤菜必须定量供应。本人最喜欢吃的菜是带鱼,每每母亲煎好带鱼,放在桌上,等家人不备,我总会乘机用那五把叉(手)抓上一块就夺门而走,躲在没人的角落偷吃,然后抹抹嘴,装做若无其事地回到家中。这样我就超额完成了计划供应指标。

  现在吃带鱼是分分秒秒的事了,而且我们单位食堂,几乎每天都有干煎带鱼,感觉大厨都是和老吃客一样有着带鱼情结。但恕我直言,现在的油煎带鱼品相很好,又厚又宽,但味道远不如过去那样鲜美。曾怀疑自己是否也得了鲁迅笔下九斤老太的留恋过去的毛病。问问周围那些有着共同语言的朋友,都有同感。

  带鱼又叫刀鱼、牙带鱼,属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分布比较广,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国沿海各省均可见到,其中又以东海产量最高。我的那位老克勒师兄说,二三十年前吃到的带鱼就是东海带鱼,虽然其貌不扬,又窄又薄,而且银鳞闪亮,鱼鳍特长,但味道鲜美,不像现在市面上的带鱼,买相老好,就是吃不到鲜味,鱼肉没有那种纤维感,木乎乎的,也没有了脆脆香香的感觉,味道不能同日而语。他以为固然有东海带鱼减产等原因,但与传统的工艺失传有关。

  过去干煎带鱼程序繁复,菜市场有人代刮鱼鳞,而且是免费的,但前提是掐头去尾的归他所有。这不属于为民服务范围,而是那些家境贫寒又无一技之长之人不得已而为之的营生,赚取一些边角料来佐食。但一般人家都不愿意,其原因是怕代刮鱼鳞的“生活”粗糙,鱼鳞没有刮清爽,鱼尾巴鱼头倒是剪去了一大截,情愿自己克服鱼腥气。刮鱼鳞是用剪刀叉开,小心翼翼地刮,还要剪掉边上的鱼鳍,挖掉鱼肚肠,在冲洗干净后,给带鱼通体抹上细盐,切成段,摊在淘箩里晾开,放在窗口下吹干时许,然后才能下油锅。

  干煎带鱼时要用生姜擦锅底,也可以在油锅里撒点盐,防止粘底,火头不能太大,大了容易焦了。这样一道看似简单的菜肴,做起来很费时,相信一般食堂饭店也不会为几个小钱而非得严格遵守每道工艺。

  老吃客虽然厨艺不精,但也知道,菜肴这玩意儿无非就是食材加工艺,带鱼这种食材上落不大,因此工艺严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偷工减料,减少程序,效果完全不一样。这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是高手和俗手的差距所在。

  现在饭店里敢做干煎带鱼的还真的不多,很多是用红烧、酒醉、糖醋等讨巧,原因在于打不出品牌,干煎带鱼不能做到脆而不焦,又香又鲜的境界。也有些饭店很会投机取巧,把带鱼斜切成段,再在鱼段上用刀子划上几道深深的口子,无非是让油水能渗透到每层肌理,但即便如此,本人感觉还是吃不出当初东海带鱼那种脆香鲜来。

  不知道究竟是自己老了有了那种回忆过去的毛病,还是因为生活富裕,就好像当初皇帝老儿落难时叫化鸡都比皇宫菜好吃……

  不管怎么说,有想法总是比没想法好。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