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吸引高端人才要建“生态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12:26  新闻晚报

  

吸引高端人才要建“生态圈”

  昨天的研讨会持续了3个多小时 刘祥 现场图片

  □晚报记者 王毅鹏 李星言

  要吸引高端人才来到上海,除了在税收、户籍等“硬件”上做文章,更需要塑造相应的“人才生态圈”。昨天下午,由新闻晚报与上海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在亚龙国际广场联合主办 “增强上海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专题研讨会,专家提出,应尽快打造包含“人才的发展潜力、人才发掘和培养机制以及包容的多元文化”的软环境。

  高端人才重发展潜力

  “假设一名国际高端人才进入上海工作5年后,他在国际上能不能继续保持领先,他的价值会不会降低?”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上海市人才服务业协会秘书长朱庆阳指出,可持续的事业发展平台是高端人才关注的重心。而上海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王振则认为,谈到人才引进,我们总想到户口和补贴,但这些措施对于高端人才而言 “远远不够”,引进高级人才需要更人文、社会、综合的环境,也就是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会议上,来自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浦东新区人事局等的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企业及猎头公司负责人得出共识,构筑适合高端人才生活的 “软环境”同样重要,比如空气质量、交通出行、子女求学等方面。

  大力培养 “隐性”人才

  据悉,目前国内大中城市对于人才引入的竞争异常激烈, “马云话题”无疑也暴露了上海在人才引入方面的软肋,加快培养具有潜力的 “隐性”本土高端人才成为业界关注。

  对此,复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胡君辰教授表示,在引入成熟高级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发掘和培养本土高端人才, “马云最初的时候也比较普通,那就需要鉴别,需要培养,要慧眼识人。”现场学者提议,培养 “隐性”人才,可以从提高科研高端人才的领导力水平、提供更多进行跨国项目机会等方面入手,市人才服务中心曹新生主任认为, “如果能够营造这样的 ‘生态环境’,使人感觉到在这个单位可以发挥专才和作用,那么高端人才就可以培养出来。”

  塑造多元 “共同体”

  构建“人才生态圈”的另一层含义是,塑造高端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共同体”。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怿指出,一名高端人才的到来可以吸引很多的人才,形成共同体,这样的规模效应能减缓高端人才的离开。而人才“共同体”的形成则仰仗于对多元文化的认同。

  亿康先达等不少全球顶级猎头公司负责人更建议,要构建上海人才高地需要先打造起城市的品牌,在国际上进一步推广城市形象,让更多国际高端人才了解上海,从而提高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