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音乐人:用音乐为奥运呐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12:26  新闻晚报

  □特派记者 程怡 谢飞君北京报道

  两个手指敲出获奖歌词

  关国栋的身边有很多玩音乐的朋友,奥运给了他们一个契机,每个人都尝试着写词曲。“也没非要想着入选、得奖什么的,但哪怕只是为以后的简历中多写一笔,还是很有热情,这与做流行音乐不一样。”关说,开始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完全是自发而没有任何目的的,后来黄冗找到了他,才发生了变化。

  黄冗是一名脑瘫患者,10个手指中,只有右手拇指和食指能活动,打字时,只能用食指一个一个地点击键盘上的字符。他是第四届北京2008年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30名获奖选手中的唯一一位残疾人。他还是新疆作家协会会员,著有27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 《残爱》。36岁的黄冗就这样,用残缺的食指在键盘上敲出了220个字的获奖作品《我要飞翔》。

  关国栋与黄冗因为奥运而相识。黄冗说话口齿不清,很难听懂,只能在他母亲的帮助下和别人交流。但他思维敏锐、很是健谈。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至今,他创作了30多首歌词,其中四首参加了第四届北京2008年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用五年时间、修改了几十遍的歌词《我要飞翔》最终获了奖。创作的艰难黄冗并不怕,最大的困是找不到合作人。在朋友的介绍下,黄冗找到了关国栋。

  音乐人爱北京,忙奥运

  “最近没忙什么,就忙奥运了!”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关国栋位于北京朝阳区的音乐工作室。这个投资十多万的音乐工作室,近半年几乎都在为奥运忙活着,写歌、录歌、唱歌,甚至朋友间交流音乐感受,几乎都在这个房间内进行。

  出生于北京,从小就喜欢音乐的关国栋,大学毕业后就自己攒钱搞了个音乐工作室,这在北京音乐人中很多见。作为一个音乐人,又是一个北京人,从得知北京将主办此次奥运会时就一直非常兴奋。

  “以前没觉得自己有多骄傲,但自从北京成了奥运会主办地,自己走出去就感觉特骄傲,特幸福。”关国栋说道,“创作与奥运有关的音乐,也算是保留住自己的这种幸福感的吧!”

  对于这些北京音乐人来说,一首奥运新曲完成,找身边朋友来试听,传到网上让圈子里的朋友评价,再或者找个熟悉的酒吧,给现场的客人演绎,已经成了许多音乐人抒发对奥运情感的一种方式。

  创作奥运音乐是种经历

  通过联系,昨晚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后海的一个酒吧,这个颇有艺术味道的酒吧,如今成了不少当地及北漂音乐人的聚集地。来自青岛的小海应该算是北漂音乐人中做得不错的,如今的他是一家大型音乐工作室的合伙人。

  小海告诉记者,自己来北京已经五年了,刚来那会,几乎每天都是在生存线上挣扎,虽说家里条件还不错,但为了坚持当初给父母夸下“自己养活自己”的海口,他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为了这次奥运,他特地和朋友谱了三首曲,并参加了第三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虽然最终并未选上,但对于如此珍贵的经历,他还是将曲子保留了下来,并找了个作词的,制成了首有自己特色的歌曲。

  “无论选上与否,创作奥运音乐就是种经历。”当小海向记者说出这句话时,得到了身边很多朋友的认可。小海告诉记者,他身边几乎每个音乐人都为奥运创作过点东西,有些可能是功利性的,但更多的则是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个过程。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