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耍特权,找它“父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14: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世相深看

  SHIXIANGSHENKANS

  □钱克锦

  广州交警部门传来“好消息”:市直机关车辆交通违法大幅下降,去年1月是372宗,今年6月是106宗。总结这个“可喜的”成绩时,交警部门指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行抄告制度也就是把有单位的车辆如军车和政府车用车的违章行为告知他们所在单位,形成另一压力。从数字看,这一措施有效果。(《羊城晚报》8月6日)

  看到这样的新闻,真让人有些感慨。凡是在广州马路上开过车或走过路的人都知道,我们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普通人的面前还是挺威严的,但一遇到“特权车”,立马就会瘫软下来。小市民司机摇摇头生闷气之余,只能感叹:文明交通仅限普通市民,“特权车”是没治了!

  现在,一个抄告制度,又让人们看到,“特权车”居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治理的。交警管不住或者根本不敢管,并不说明没人能管得了你!个人狐假虎威地利用单位招牌违章,如今就直接交由你单位来处理!通过这一“创新”的制度,从效果来看,特权车也是可以文明地交通起来。

  不过,这样起到的效果毕竟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特权车”之所以成为“特权车”,不是因为车和司机,而是因为它们的单位有“特权”。这样的单位,心情好的时候,合作起来,交警部门自然有喜讯通报;倘若他们一使性子,就是要“特权”一把,你抄告来了,我也不处理不约束,交警部门又怎么办呢?———法律法规对他们是无用的,否则,也不必抄告。

  这种尴尬,会让人想起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当一个成年人被调皮的小孩捉弄得没脾气,打不得又骂不得的时候,常常恼羞成怒地说:“你父母呢?我要叫你父母好好管教你!”这大概也算生活中的抄告制度吧。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孩子的父母一使性子,真的不管,对方也无可奈何。

  当然,生活中被抄告的,一定是没有能力自己负责的未成年人。倘若一个人对着另一个成年人说“我告诉你父母”,那就很可笑了。人家是成年人了,他欺人太甚,你可以用法律手段嘛!但对交警们来说,他们面对“特权车”的成年司机们,却还在说“找你们的父母”———也就是那些“特权”单位!

  如此看来,在抄告这个制度相对成功的背后,反映的却正是法制的相对缺失或者法制的不健全。起码,这些法律还管不到“特权车”的成年司机们。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