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厂里来了“组织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14: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韩江子

  广州观察

  GUANGZHOUGUANCHAG

  印象中的工会,总是温良恭俭让,很好说话的。既对职工好说话,也对经营者好说话,因为工会总是在做好事。既为职工做好事:过年过节送暖联谊;也为经营方做好事,比如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等。称之“亲善大使”倒也合适。

  不过,昨天《羊城晚报》头版的报道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广州市总工会为推动工会组建搞了一个大动作:250多位工会组织员正式亮相,他们的任务是去直接发动工人建会,不用看企业老板的脸色。总工会要做“丑人”(与“好人”相对)了!

  这场做“丑人”的戏该怎么演,锣鼓声里是听不出的。组织员并不是“口含天宪”或者“身负皇命”来的,指望企业老板开门迎客恭敬如命,恐怕是一厢情愿。同样,如果认为厂里来了组织员就工会自动产生,也是一种不可救药的乐观想象。事实上,组织员如何进入车间,如何机智地发动,如何获得工人信任,都需要细致的功夫,需要组织者的天赋的。另外,如果企业老板行反制之道,紧防工人串联,或诱使组织员进行“反组织”,则双方的攻防之间,情势必复杂得多,博弈更充满变数。

  客观地说,派组织员是一种推动工会组建的有益探索,但非唯一选项,它是基于工会能力和地位的现实情形作出的一种安排。探索成功了,可以推广;不成功,换种方式再来,也可以。只要有人推动,总可以掀起工会力量前进的浪花。

  欲立工会的大树,需培育工会组建的肥沃土壤。工人的权利意识是否觉醒,建工会的愿望是否强烈,自治能力是否强大等因素,都是需要着力加以培植。倘若现有工会能够在用工制度、福利保障等方面,甘为职工而多当“丑人”,多些出头,则不管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工人建会的愿望必高涨,自治的呼声也必提高。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