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洞庭波涌挟卷小球冲奥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08:49  长沙晚报

  

洞庭波涌挟卷小球冲奥运

  

洞庭波涌挟卷小球冲奥运

  

洞庭波涌挟卷小球冲奥运

  奥运赛场上跳跃的羽毛球、网球等小球运动,有我湘籍运动员在世界最高运动舞台上或明或暗的活跃身影。

  小球运动何时进入湖南,在百年湖南如何发展,它们怎样才能更高更快更强地跳动,且看——

  湘籍“网坛三姐妹”十年称雄

  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盛产神话的希腊,中国网球收获首枚奥运金牌,李婷、孙甜甜头戴桂冠,站立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网球运动,最初为12至13世纪法国传教士在教堂回廊用手掌击球的游戏。14世纪中叶,传入法国宫廷,一度成为皇室贵族的消遣。

  网球传入湖南,在民国初年。其时,长沙城内拥有大批热爱网球运动的教员和学生,他们甚至在距今九十年前,就已组建“湘城学校职教员网球团”。来长沙公干的洋人和华侨,亦活跃于雅礼、明德等名校及长沙青年会网球场上。民国8年(1919年)9月15日,长沙《大公报》竟不惜篇幅刊载《湘城学校职教员网球团规则》。

  据唐力修在《长沙青年会体育部概貌》一文中回忆,1931年冯崇毅接任长沙青年会主任干事,经常组织周南女中、省二女中、明德中学、雅礼中学等校的男女网球队员,以及在长沙的沪江名将凌志扬、昆仲,青年会董事长胡承豪等网球爱好者,到紫荆街小四方塘的青年会练习。当时青年会网球运动的空气,特别活跃。

  湖南网球运动高歌猛进直至高奏凯歌,是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步伐一道铿锵向前的。

  翻阅《长沙晚报》旧报,我们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湖南网球队即在全国显现强大竞争力。1981年到1982年,湖南网球男队与女队先后跨入全国甲级队行列。名将张帆、赵志强在上世纪80年代即成为全国网坛顶尖高手。1985年男队更首登团体冠军宝座。由此,网球运动成为我省在全运会上夺金揽银的拳头项目。尤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十年间,湖南“网坛三姐妹”李芳、陈莉、唐敏领衔的湖南女队,几乎包揽国内网球赛事的冠亚军,在中国乃至亚洲网坛皆可谓“铿锵绽放,争奇斗艳”。李芳更曾有亚洲“网坛女皇”之称,她代表我国首次打入世界女子职业网球WTA的前50名,杀进长期为西方网球运动员世袭的领地。当时的《人民日报》、《体育报》等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报道这支从湖南迅速崛起的网坛新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网坛新势力的发源地和大本营为湘潭钢铁公司。1974年,湖南省体委以湘潭钢铁厂为依托成立湘潭钢铁厂青少年网球队,这就是后来誉满全国的湖南网球队的前身。

  《湖南省体育志》载:当时的网球队,依靠群众,修建了1300平方米的一片半网球场,自制了高3.5米、长240米的钢丝挡网。湘钢的青少年网球队开创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湖南社会办体育的先例。1978年,湖南网球队正式成立。在当时,京津地区和沿海各省的网球运动已经非常活跃了,而湖南网球队的选手却面临起步晚、年纪轻的困境。当时中国网球界的传奇人物谢逢森任职于湘钢,21岁才开始学打网球的他在担任湖南网球队教练的过程中,培养出了三个国家女子网球队队员,也就是后来称雄中国网坛的李芳、陈莉和唐敏(即俗称的网坛三姐妹)。

  鲜为人知的是,人称“怪球手”的陈莉,还曾在2002年加盟国家队教练组,主要负责晏紫、郑洁、孙甜甜和刘南楠的训练。据新闻报道,陈莉作为郑洁、晏紫的主带教练,见证了她们在网坛中两大大满贯赛事的辉煌,并已和她们一道携手奥运备战,瞄准此次北京奥运主场比赛,向金牌冲刺。

  羽坛雄起湘妹子打冲锋

  羽毛球运动的雏形,据说发源于14-15世纪时的日本,但现代羽毛球运动则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现代羽毛球约于1920年传入我国。上世纪70年代,我国羽毛球队已跻身世界强队之林。1992年羽毛球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2000年奥运会中国更获得男单、女单、女双和混双4枚金牌的单届奥运会最好成绩,在奥运奖牌榜和金牌榜上凭借22和8两个数字,享有世界羽坛的最高荣誉,而湖南人向来即在羽坛中屡创佳绩。正是由于这样的辉煌,长沙的羽毛球馆连年火爆。

  羽毛球传入湖南的时间较晚,在新中国成立前,长沙除少数学校开展羽毛球活动外,并无正规的现代羽毛球运动。羽毛球运动在湖南快速的传播推广是在1953年天津举行首届全国羽毛球表演赛之后。

  1966年开始,湖南羽毛球队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梁秋霞(印尼归来)、李方、唐安平、周克俭等一批优秀的羽毛球运动苗子。1978年,“湘妹子”李方与上海选手合作,夺得首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双打冠军,成为湖南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在中国羽毛球队向世界最高峰迈进的路途中,湘妹子成为打冲锋的主力军,继“羽坛皇后”唐九红之后,龚睿那夺得了世锦赛和尤伯杯冠军,黄穗曾获雅典奥运女双银牌,龚智超则为悉尼奥运女单金牌获得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湖南伢子鲍春来和郑波让我们充满期许。

  黄兴在星城曾执掌棒球队

  自本届奥运会后,垒球和棒球将退出奥运历史舞台,这两个小球的“冲牌”,比其他运动更多添了一份历史色彩。

  陈奎生在1935年长沙《大公报》撰文称,“民元前一年(即1911年),日本留学生回湘,在省教育会组织野球队,训练各校选送之青年学生,民元(1912年)继续举办第二届,造就野球人才不少。”

  野球,就是今天的棒球。据载,棒球进入长沙,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在明德中学任教期间,即曾组织了扬子江野球队,是湖南有棒球队之始。

  辛亥革命之后,野球活动在湖南得到提倡。1912年和1913年的《湖南教育杂志》曾连载“野球讲义”,野球运动在长沙部分学校得到良好开展。民国14年(1925年)的第三届华中运动会上,设置有男子棒球比赛项目,湖南棒球队夺得第一名。后,湖南棒球队在第四届华中运动会上再获桂冠。

  田开鏸在《建国前长沙的棒球运动》一文中称,上世纪30年代,男子棒球在长沙市有三个队,即雅礼中学队、明德中学队和岳云中学队。在1930年至1936年达到鼎盛的岳云棒球队出现了投手杨德功、捕手杨一楚等棒球名将。

  小小乒球竟惹瑜亮之争

  乒乓球被誉为中国“国球”,在奥运赛场,长期以来一直就是夺金热门,这不待多言。

  乒乓球起源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据称,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乒乓球运动由此传入中国。八年后,即民国元年(1912年)前后, 乒乓球随西方传教士,传入湖南,进入长沙一些学校,至上世纪20年代,乒乓球运动已逐渐成为长沙人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1958年湖南乒乓球队建队教练蒋建甫撰有《长沙市乒乓球史话》一文,详述乒乓球在民国时期长沙的发展过程。

  蒋建甫先生称,上世纪20年代中期,长沙市青年会里有两张老式乒乓球台,当时的乒乓球拍为椭圆型木板,中间有木质小孔。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乒乓球运动在长沙市几所小学中,逐渐传开。当时的乒乓球为塑料花色,至30年代初才进化为全白色。后来上海出产了盾牌“101”硬质和“102”软质两种球后,长沙的乒乓球比赛就采用了盾牌“102”球,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此外,另有“光荣牌”软硬质两种球同时使用。

  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中期,乒乓球比拼的风气渐浓。蒋老称:1935年,长沙市乒坛有几个名气很大的“乒坛高手”,其中以李棵、胡中熬为代表。平常比赛两人极看重输赢,常杀得天昏地暗。颇令人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

  两人各自组织了球队,李棵为首组成的称长风队,胡中熬的球队为秋水队,这也是长沙市最初出现的两大球队。

  这两支球队互不服气,长风队的李棵,在政界有后台,球队经济有保障,实力一步步壮大。胡中熬在球队建设上力不从心。在双方持久的拉锯战中,秋水队始终不能战胜长风队。自尊心甚强的胡中熬终于在1937年宣布球队解散,黯然退出长沙乒坛。李棵由此成为当年长沙乒坛的老大。长风乒乓球队,成立有成人男女队、少年队,李棵任总队长,蒋建甫任少年队队长。长风队打遍湖南无敌手,又邀约汉口、南昌等外地球队来长沙比赛。

  1938年,南京电信局因抗战爆发,南迁途经长沙。藏龙卧虎的南京电信局,与长沙的长风队举行乒乓球赛,竟大挫长风队。失败后的李棵深感颜面扫地,由此竟退出乒乓球界。

  中山路民众俱乐部乐群厅由此成为南京电信局部分留守职工展示乒乓球艺的舞台,而长沙市内的一些乒乓球爱好者,在与他们的比赛中水平也日渐提高。在衡阳的一次比赛中,代表长沙参赛的蒋建甫与龙国梁曾力挫代表广东商人的香港乒乓球手。1944年长沙沦陷,长沙乒乓球活动出现低潮。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长沙乒乓球运动再次获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据《湖南第一师范校志》记载,1917年至1918年,毛泽东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友会总务时,积极提倡乒乓球运动,利用礼堂、会客室、楼道安放12张乒乓球台,形成一时的“乒乓狂”。《体育五千年》中收录了一张毛主席在延安时的珍贵照片,冰天雪地里,老人家身着棉袄还欣然在简陋的木质乒乓球台上操练。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