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冰城工程师,让盲人“畅读”电子文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06:02  哈尔滨日报

  本报特派记者 卢蕴波

  昨天,本报赴京特派记者“老卢”在北京探望了一支来自冰城,专门为奥运会和残奥会残疾人士群体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的技术保障团队,并首次体验了视觉障碍和盲人能够顺利上网、浏览网页、畅读电邮的过程。

  奥运会首次采用哈尔滨企业的信息无障碍服务系统

  记者从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威钢处了解到,该公司为奥运会和残奥运会提供的是蓝牙无线读屏系统。该系统由蓝牙读屏软件、蓝牙适配器和蓝牙耳机组成。只需要使用特制的蓝牙耳机上的“确认/退出”,“上翻页”,“下翻页”,“音量增”,“音量减”,“开关”六个按键,操作简单,能有效地帮助视觉障碍人士操作电脑,同时配有清晰柔和的语音提示。视觉障碍人士或者盲人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阅读”电脑中常见格式的文件、无线欣赏音乐、畅游Inter-net、“阅读”邮件、遥控关闭电脑等。

  据了解,一共有50套这种蓝牙无线读屏系统被安装在奥运会及之后的残奥会VIP休息室和相应的运动员休息区,为各国贵宾及运动员提供服务。这种信息无障碍服务在奥运会历史上还是首次采用。

  早出晚归,有时睡在机场长椅上

  为保证信息无障碍技术服务在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正常运行,该公司派出了由5名工程师组成的技术保障团队,在机场、北京大学体育馆、北航体育馆、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馆等地提供服务。

  队员孙毅的工作地点在机场,每天都要8点到岗。由于驻地很远,孙毅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草草洗漱后匆匆出发;要倒3次公交车长达两个多小时才能到。为此,他要在车上吃早饭,常用路上的时间补补觉。在机场的工作更是异常繁忙,各个设备安装点相距很远,每天在庞大的T3航站楼中,光是走,就要超过10公里,最远的设备点往返一次需要1个小时。另外,他还要手把手教志愿者学习使用无障碍设备。一天忙下来,往往要到晚上10点钟再挤公交车回到住处,凌晨赶回驻地是家常便饭。有时太晚了,无法赶上末班公共汽车,只好在机场的长椅上对付一觉,第二天再忙碌一天。他每天早出晚归,几乎与其他同事碰不到面,联络工作只能靠电话或短信,这次记者探亲,和他也只是通过电话聊聊。

  “管闲事”,让“老外”伸出大拇指

  中午吃饭过程中,记者在北赛区找到了在这里服务的赵致军。他说自己刚“管完闲事”。原来,刚才一名外国文字记者拿着手提电脑焦急地来到赛场技术中心求援,赵致军放下手中的盒饭,经过交流得知,“老外”的电脑出问题了无法使用,想找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帮忙解决一下。当时电脑技术人员全部在其他地方忙着,得知对方需要利用中午时间发稿,赵致军征得同意,马上帮助调整电脑,很快使电脑恢复了正常。面带喜悦的外国记者不断向小陈伸出大拇指。

  接个电话,跑个腿,甚至帮助其他技术服务人员调试硬件设备……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这样的“管闲事”在哈尔滨技术人员身上经常发生。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