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板房调解员”让纠纷从百位数降到个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08:32  法制日报

  

“板房调解员”让纠纷从百位数降到个位

  灾区群众集中安置点的人民调解工作站。 戴查摄

  本报记者 赵阳 马利民

  一场地震让沈正松变得几乎一无所有,他和其他受灾群众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思文苑社区新搭建起来的板房里。

  “刚来时,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看什么都不顺眼,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有一点小事,就想发火。”8月18日中午,沈正松面对记者,回忆起了震后最初的生活。

  “多亏了我们组的调解员,现在我的心情好多了,和新邻居们的关系也很好。”沈正松笑着对记者说。

   矛盾纠纷从187件到3件

  在思文苑社区一处板房前的空地上,人民调解员王文东正坐在小板凳上调解着一起纠纷。两名当事人情绪都比较激动,不时用手指着对方,操着当地方言对王文东大声说着什么。

  王文东微笑着,时而点点头,时而不急不慢地回答着两位当事人提出的问题。

  大约40分钟后,王文东和两位当事人都站了起来。

  “有空到我那喝茶去。”刚才还互相指责的双方当事人,这时却笑着握手告别。

  “这两家是邻居,一家男主人看另一家领取的东西比他家多,心里就感觉不舒服,于是老找茬,这不,刚才两个人还差一点动手。其实没有什么大矛盾。”王文东对记者说。

  一起纠纷就这样被化解在了“板房区”。这是王文东今天上午调解的惟一一起邻里纠纷。

  “现在这种邻里纠纷少多了,前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六七件,说得我嗓子都哑了。”王文东笑了笑。

  思文苑社区,是地震后彭州修建的第一个板房社区,记者注意到,近三百间活动板房整齐地排列着,老人们在房前摇着扇子,聊着家常,孩子们在空地上嬉闹着。

  王文东来到一个板房前,远远地就和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打起了招呼:“大娘,现在有啥子问题么?”

  “没啥子。”大娘笑着摇了摇头。

  “每天我都要挨家走一走,问一问,能解决的当场就解决了,解决不了的就记下来,找我们组长。”王文东一边走一边说。

  记者了解到,王文东所在的社区共有262户,872人,迁移到该社区的居民主要是场镇的居民和附近村民。6月初,彭州市第一个板房人民调解委员会就在此成立。调解委员会下设12个人民调解小组,每个小组配1名小组长和2名调解员。王文东是第七人民调解小组的调解员,他所在的小组负责板房区内约15户的调解工作。

  地震打破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秩序,由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一时间围绕救灾物质分配、新型邻里关系带来的新矛盾纠纷大量涌现。

  “现在这里好多了,受灾群众刚到这里的时候,可是挺乱的。”社区主任兼调解委员会主任肖志华对记者说。

  肖志华的记录本上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5月12日到6月22日,社区发生矛盾纠纷187件;6月22日到7月15日,社区矛盾纠纷有3件。

  “现在看数字是少多了,可受灾群众刚来的时候,情绪都不太好,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就闹起来,这点我们非常理解。震后最初一个月,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安抚,帮助寻找失散的亲人,应该说,那时候的工作是最难做的,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肖志华说,“于是,我们要求调解员主动走家串户,随时化解矛盾纠纷,融洽邻里关系。”

  与通济镇思文苑社区一样,记者在小鱼洞场镇社区等多个安置社区,都发现了活跃在那里的基层人民调解员的身影。

  记者从彭州市司法局了解到,汶川大地震使该市镇、村两级376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全市20余万受灾群众被安置到167个临时安置点,从而打破了原有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格局。彭州市司法局及时制发了《关于重建和恢复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方案》,在全市所有安置点设立临时人民调解委员会,始终保持机构不散,人员不乱,工作不断。

  据四川省司法厅一位负责人介绍,四川全省人数超过1000人的受灾群众安置点近2000个,截至7月28日,6个重灾区共建立板房人民调解委员会1345个,调解工作站(点、室)1615个。

  受灾群众“喜欢”律师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绵阳市律师协会志愿团成立,徐玲成为其中一员,记者当时曾采访过她。8月18日下午,记者再次在绵阳市律师协会见到她时,她正在回答北川擂鼓镇村民何亨明和弟媳的咨询。

  地震发生时,何亨明和妻子、儿子正在自家的地里干农活,幸运地逃过了一劫,可他的弟弟一家却被倒塌的房屋压在了下面,只有弟媳和小孩侥幸跑了出来。

  几个月来,何亨明和弟媳一直在打听弟弟的下落,可总是没有消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啊。”何亨明对徐玲说。

  地震前,何亨明和弟弟在农闲时靠卖水果赚到了一些钱,这些钱一直由何亨明保管。

  “弟媳向我要钱,说她要出去打工,以后不想回北川了,可这钱我想给弟弟的孩子留着。”何亨明对徐玲说,弟弟的财产到底该由谁保管,他非常想知道答案。

  “在震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受灾群众最需要的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可随着他们的生活逐渐走入正轨,他们最需要的却是一些法律上的帮助。”徐玲对记者说。

  “比如家属失踪了,财产如何继承?家里的房屋倒了,谁来赔偿?财产损失了,保险公司赔不赔?等等,这是我们现在遇到最多的问题。”绵阳市律师协会会长谭方文对记者说。

  在绵阳市司法局局长刘伟的眼里,律师在灾后重建中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律师具有丰富的知识,比起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来说,律师更容易让受灾群众接受。”刘伟对记者说,“最近一段我一直都在想,如何发挥律师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四川省司法厅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阶段,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增多。为此,四川省司法厅要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要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利益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本报彭州8月18日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