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翟永鸣陈韩晖通讯员/罗伟章肖伟光)赢得5亿元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给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乃至梅州推动绿色崛起带来新的动力。笔者昨日了解到,该市将采取一揽子方案来提高扶持资金的效益,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预期5亿元扶持资金的投入乘数为1∶20。预计在5年内,工业园将新增500亿元的工业产值,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再造一个“工业梅州”。
梅州远离中心城市,区位条件相对较差,县域经济薄弱,迫切需要产业转移注入新的活力。赢得5亿元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后,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开始逐步显现,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向梅州授信30亿元。
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表示,此次获得的30亿元贷款,将全部投入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同时,广州和梅州未来4年各准备投入4亿元,广汽近期将转移10亿元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落户梅州,总投入近50亿元,加上其他配套资金,5年之后,仅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的工业产值便可达500亿元以上,超过2007年整个梅州的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约130亿元,税收50亿元,真正成为梅州新的增长极。预计到2012年,全市GDP可达900亿元,比去年翻一番。
梅州切实把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全力谋求两地产业和劳动力合作,促进梅州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来抓。目前,园区已经投入2.2亿元,实现了“七通一平”,开发建成面积133.33公顷,共有24家进园企业。计划至2011年,园区规划开发总面积1403公顷。
在园区的建设过程中,突出“工业新城、生态园区”的发展定位,突出生态优先、城乡和谐共生的规划理念。在全省所有的工业园区里面,梅州第一个设立了环保分局,制订了3个目录,鼓励性的,特别是限制、淘汰性的项目,全部明确列出,坚决拒绝污染。园区将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以通信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制造、金属制品等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为辅助,具有非常强大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
梅州市长李嘉表示,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不仅可增强山区经济实力,而且园区的产业集聚,必将带动劳动力的更快转移。预计至2012年,整个园区建成后可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年人均收入可达2.3万元。
为成功实现劳动力转移,该市专门制定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施办法,出台鼓励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鼓励本地人才就地创业、鼓励农民工进城落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按照“双转移”要求,梅州全力创建教育强市,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突出打造4所万人中职学校和6所5000人中职学校。规划今后5年,该市将对全市50万名农村劳动力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园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