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人肉搜索就是在网上提出问题,由网友回帖解答的一种网络搜索功能。近年来出现了诸多人肉搜索事件,不同程度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或隐私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日前建议,立法追究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引发激辩。
立法建议
追究“人肉搜索”刑事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刚日前提出,“网上通缉”、“人肉搜索”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电话等基本信息,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其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更为严重,因此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
这一建议,引发激烈争议。
观点交锋
社会危害性大应追究刑事责任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认为,刑法也应与时俱进。赞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建议,认为应该对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人肉搜索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朱列玉说:“以前偷200元就要判刑,现在这个标准肯定不合适。”朱列玉说,人肉搜索行为以前没有,近年发展很快,社会危害性不容小觑,很多无知的网友容易被利用,而被搜索的对象还容易被乱扣“帽子”,这种行为是严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因此,刑法修正案对这一新兴行为进行规范,完全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收集信息怎会触犯刑法
广州市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雪表示反对。陈雪认为,人肉搜索行为只是发动网友搜集某一个人的个人信息而已,这种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陈雪举例说:“如果我想了解一个人的信息资料,我通过我的朋友亲戚去打听,了解到了,这种行为难道也犯法了吗?这和人肉搜索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大家的手段途径不一样而已。”
陈雪明确表示:“实际上刑法已经对名誉权进行保护了,如果在刑法中对人肉搜索行为进行规范,那我们的刑法也管的太宽了。”
律师说法
“人肉搜索”主要面临两种侵权
针对“人肉搜索”涉及的种种法律问题,广东民生康田律师所王智柱律师指出,涉及公众人物的信息披露,一般不构成侵权。但由于“人肉搜索”多数针对普通百姓,即使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也很可能构成以下侵权。
名誉权:杜撰事实要吃官司
王智柱律师表示,是否侵犯名誉很容易界定,若网友捏造事实,造成当事人伤害的,就可能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如“谭静案”中,曾有网友以“亲身经历”的形式,“描述”了谭静当晚如何代替她和三个外国人进行性交易的经过,这就涉嫌侵犯名誉权了。
侵犯名誉权的民事责任是要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其刑事责任,则可能因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而被处以最高三年的有期徒刑。
如果网站没有尽到善意管理的义务,如相关信息在受害人提请网站注意后仍未删除,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隐私权:个人情况不愿为外界所知属隐私
有网友说,对于不道德的人,披露了他的个人信息有错吗?王律师认为,只要披露了他人不愿为外界知道的隐私,如银行存款、地下恋情等,就很可能构成侵犯隐私权。但披露如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等,当事人周边朋友也可能知道的信息,就不一定了。据《信息时报》报道
相关链接
著名人肉搜索网站
猫扑人肉搜索
如果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在猫扑发帖并许与一定数量的Mp(猫币)作为酬谢。很快,就会有赏金猎人看到这个帖子,他们就会去用搜索引擎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把找到的答案回在帖子里面邀功。最后,提问题的人得到了答案,赏金猎人得到了猫币,皆大欢喜。
百度知道
百度的“百度知道”,是一个互动知识分享平台。把不懂的、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让网友回答,再选择一个最满意的答案,作为最佳答案,来结束这个问题。它的科普味道更多一点。
此外还有新浪爱问、谷歌人肉搜索引擎、奇虎人肉搜索引擎、天涯来吧、雅虎知识堂、搜搜问问等。
话“赏金猎人”
西方不败,上海人,29岁,某网络公司程序员,在猫扑网中多次参与人肉搜索。
记者:您觉得这种“人肉搜索”现象是正常的吗?
西方不败:一旦信息上了网,就相当于是脱光了衣服上大街,那还能不让人家看?
记者:为何这么拼命去爆隐私?
西方不败:就为了正义。只要你的故事让人气愤,大家就会不约而同聚到一起来。不是什么事都能上人肉搜索的,必须要能引起众多网友的兴趣。而且每一个强大的人肉搜索事件都需要网站管理者的帮助,至少是纵容,比如管理员的反复置顶推荐。
记者:这种“正义”不是也有误伤的时候么?
西方不败:我们只是讨伐不道德的东西。当然,有人会利用人肉搜索恶搞。我也承认很多事最后我们都无法收场。
著名案例
虐猫事件
2006年2月28日,网民“碎玻璃渣子”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图。网友“黑暗执政官”在“天涯社区”上贴出了踩猫女人的照片,做成一张“宇宙通缉令”,让天下网友举报。
3月4日中午12点,虐猫事件的三个嫌疑人被锁定,距离“碎玻璃渣子”在网上贴虐猫组图不过6天时间,其效率之高可能不亚于警方的办案。
铜须门事件
2006年4月13日,“猫扑网”旗下《魔兽世界中国》主题论坛,一男子发帖称妻子沉迷《魔兽世界》,并在一次玩家聚会后与网名为铜须的男子发生一夜情。
悲情丈夫的帖子在猫扑网、天涯等引起强烈反响,网友公布了铜须的资料,包括铜须的真实姓名、所在学校、照片和视频,呼吁社会封杀铜须,“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医院……对××(编者注:用了铜须真名)及其同伴进行抵制。不录用、不认可、不理睬……”
很黄很暴力
“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这是13岁的北京小学生张殊凡,去年底在央视新闻联播接受采访时说的话。只因这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张殊凡的视频、图片、资料、恶搞漫画、帖子一夜泛滥成灾;百度贴吧出现了张殊凡吧、很黄很暴力吧;猫扑网更是把其视频截图放在显著位置,发帖号召人肉搜索……
辽宁女事件
2008年5月21日,国外最大视频网YouTube上出现一段长4分40秒的视频,在视频中一名女子身处网吧,用很轻蔑的口气大谈对四川地震和灾区难民的看法,激烈和肮脏字眼充斥其中。
一个“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的“搜索令”发出,很快将她的身份证号、家庭成员、具体地址、工作地点,甚至父母亲和哥哥的电话全被“挖”了出来。警方据此信息在一家网吧将她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