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秋节谁请兔儿爷回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13:38  北京晚报

  

中秋节谁请兔儿爷回家?

  本报讯(记者刘琳 实习生冯晓彤)临近中秋,月饼礼盒铺天盖地,可同样是时令商品的“兔儿爷”却几乎被人忘记。有的网友在网上发帖搜寻兔儿爷踪影,呼吁在第一个中秋节的假日里,别让吃月饼成为这个传统节日的惟一乐趣。

  “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这是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对兔儿爷栩栩如生的描写,读者从中不难体会出一个老北京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可如今,不仅兔儿爷的影踪难觅,保留请兔儿爷习俗的家庭也少之又少。

  刚刚参加工作的李先生生长在北京,他说现在要想在偌大的北京城买一只兔儿爷,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所以当他在国子监专卖兔儿爷的盛唐轩里看到兔儿爷时,兴奋地不停地向朋友炫耀自己家书柜里也摆放着一只和他“年龄相仿”的兔儿爷。“那还是我小时候,有一年中秋节奶奶买给我的,后来一直放在书柜里。”

  其实,在王府井工美大楼就有售卖兔儿爷的柜台。昨天下午,70多岁的郝先生在工美大楼的二楼兜了两圈,才在一个不显眼的货架靠下的位置找到了兔儿爷,儿时的回忆顿时浮现在他的眼前。“嘿,这和我小时候玩的一样。”销售人员说,柜台上常年售卖兔儿爷,但平日里几乎没人光顾;临近中秋了前来购买的顾客才多了起来。来的顾客中,以上了年纪的顾客居多,年轻人虽然也有买的,但大都是替家里的老人请兔儿爷。

  记者随后在王府井步行街上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人,发现许多上了年岁的人对中秋供奉兔儿爷的习俗都有一定了解,但绝大多数年轻人则知之甚少,有的表示听说过没见过,有人甚至张大嘴做出一副惊讶的表情。

  记者走访了京城几家售卖兔儿爷的店铺后发现,价格因素也是影响人们保留这一传统的重要原因。记者看到,最小的兔儿爷大概3寸来高,而身价却在四五十元左右,中号和大号的兔儿爷价格则高了两三倍。不少顾客表示,相对于兔儿爷的质地与尺寸,这样的价格显得有些贵了,而且拿回家去就摆那么几天,总让人感觉有些不值。

  “兔儿爷是北方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贺学金介绍说,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性化,乃至神化,之后塑造成不同形式的兔儿爷。“在上世纪90年代时,我们对传统文化保护得不好,那时候传统文化不受重视,人们反而认为那是封建迷信。中间出现的断档是一种过失,我们应该恢复历史记忆。”贺学金表示,应该让人们了解这种文化。从市民寻找兔儿爷的现状来看,现在人们有这样的文化需求,而且这种文化需求不应当仅仅局限在兔儿爷一种事物身上。“如果仅仅把中秋节理解成放假、家庭聚餐和吃月饼,那我们为这个传统节日专门设的假日,其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贺学金先生忧虑地说。

  文并摄 J015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