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梅州冲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2日02:37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翟永鸣通讯员/罗伟章肖伟光)昨日笔者获悉,梅州市继“一江两岸”建设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再度以公厕模式和国内首个采用3R技术的龙丰垃圾厂CDM项目申报该奖项。继续解放思想大潮中,该市围绕“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的绿色崛起科学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方面一改国内城市“千城一貌”的现状,积极建设客家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目前,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参选的城市,梅州正向国家首批文化生态保护区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冲刺。

  龙丰垃圾场综合治理项目采用先进的3R环保能源利用新技术(收集垃圾沼气发电、污水倒灌循环净化处理、场地进行美化绿化后再利用),是我国首个获得批准的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运营两年多来,已收集沼气约1356万立方米,发电226万多度,累计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约13万吨,实现经济效益850万元。

  而因地制宜探索出的梅州公厕模式,则是将公厕与店面、中转站、环卫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等“二合一、三合一”综合开发,既降低了建筑成本、又实行专人管理,且实现零收费,得到省内外、国内外通航以及专家的肯定。有关专家深入调研评估后认为,以上两个项目申报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希望很大。

  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在健全公共设施,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将客家元素融入至现代城市建设中,一改国内多数城市“千城一貌”的现象。除南华又庐、万秋楼等传统客家遗留建筑外,近年来,东山教育基地、客家公园、大新城、客天下等富有客家建筑特色的现代建筑群也为城市面貌增添了亮丽的风景,使世界客都更加绚丽多彩。在今年即将得出结果的首批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竞逐中,梅州凭借我国五大民居建筑之一的客家建筑与客家语言等宝贵财富,成为我省唯一一个申报城市。

  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梅州以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打造一个广东的“北欧”,一个宜居的城市。通过“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的发展战略,推动梅州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历史转型期的漂亮转身。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