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剑、陈少莉
没有蜡烛、没有蛋糕,却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黎玉强,你用信念制造奇迹,你用坚韧铸就辉煌,你用希望的力量点燃岁月的光荣!北大团队祝福你,生日快乐!”北大乒乓球馆运行团队的贺卡让44岁的黎玉强泪水夺眶而出:“谢谢大家,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
拥有许多“海南第一”
黎玉强出生在海南省乐东县,两岁时因车祸导致左手截肢。这位乒乓球选手保留很多“海南第一”:1996年大连第四届残运会上获得两枚银牌,是海南省第一位在残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2000年第五届残运会为海南夺得第一枚残运会金牌;2004年雅典残奥会,为海南赢得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五指山站,黎玉强还是第一棒火炬手。“如果不是喜欢体育,没有坚持自己的理想,我可能还是偏远山区一个无所事事的残疾人”。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黎玉强就喜欢上乒乓球,看到别人打,没有球拍就用瓦片和木板对着墙打。小学四年级,班里组织乒乓球比赛,她拿了全班第一。15岁,她开始比较正式地学球,而接受正规训练则是在31岁时。“1995年海南省举行第一届残运会,我报名参加乒乓球比赛,但当时全省只有我一个女运动员。”没有对手,她只好与男选手打表演赛。从此,黎玉强开始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训练。“跟其他运动员相比,我的基本功很差,动作很不规范。”但就是这样,黎玉强在次年的全国残运会上夺得银牌,后来还夺得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团体金牌和女子单打TT10级铜牌。
独特经历学会乐观坚强
黎玉强能有今日的成就,最大的支持者是开明的父母。黎玉强说:“我从小就很喜欢穿吊带裙,走在路上,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还有人跟我父母说,‘你小孩连手臂都没有,还整天这样露胳膊,多难看’。但我父母从来不说我,只要我喜欢,他们都会支持我。”黎玉强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我原本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但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尽力做好自己的事”。黎玉强从小学习绘画、裁缝,还到广州报考广州美术学院和肇庆师大,虽然都没考上,但她仍没有放弃。在乐东县职业中学,她从开始的记勤、广播、收发,到后来兼任美术、裁缝老师,这些独特的经历让她学会了乐观和坚强。
随着年龄增大、体能下降,她在北京残奥会未能小组出线,运动员生涯也有可能画上句号,但黎玉强说,尽力了就没有遗憾。“是体育让我重新有了自信,赢得了尊严”。在她脑海里,有个画面永远无法抹去:她到乡下去发掘体育苗子,看中一个农家残疾人小孩后就对其父母说,让小孩去练体育吧。“我告诉他们,练体育可能需要一点投入,没想到他们说,‘我连三个正常的小孩都顾不上,还怎么去顾他(指那个残疾的孩子)’”。当时她心里一酸:“残疾人也是人啊,也需要关注。”
生日那天,黎玉强许愿: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让他们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到精彩的世界中,开心起来。
特派记者 林本剑 陈少莉 (本报北京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