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三好学生评选到底该不该废止?这是一个极其有争议的选择题,标准答案是没有的,一般人只能凭借票决来判断是非。挑起此番辩论的人物名叫顾明远,头衔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日前,顾会长在重庆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从目前的社会反响来看,顾会长的呼吁得到了广泛的拥护。新浪网9月15日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支持废除三好学生评选的票数呈压倒多数。除了顾明远所担心的诸如“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外,媒体评论者还贡献了“催生功利主义”、“不正当竞争”等理由来证明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多么不合时宜。当然,这些道理并非没有道理。如果相关建议是在十多年前或更早前提出的,我可能也会成为“压倒多数”中的一分子。但是,时代变了,不合时宜的已不是制度,而是顾明远先生等人的思想。
停止三好学生评选,我国已有过先例。“文革”期间,学生不靠成绩靠“思想好体质好”而平步青云者,不胜枚举。“白卷英雄”张铁生便是一极端事例。以至于,三好学生成了那个时代“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怪物形象。在应试制度下,不靠分数升学的学生,的确与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无异。“文革”期间废止三好学生评选当然会受到拥护。
如果把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与眼下颇为时髦的“素质教育”理念对比一下,会发现,三好学生正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意思的是:人们一方面对理想的素质教育制度望眼欲穿,另一方面又大力否定三好学生存在的价值。这是为什么?我想,主要原因大概是:人们普遍有一种被“黑”的焦虑感,担心三好学生背后的功利主义影响评选,从而导致弱势者成了牺牲品。
首先我要直接否定顾明远先生的“标签论”,因为给若干“好学生”贴上标签远不能印证其他多数学生都是坏学生。值得思考的,应是对三好学生评选的权力干涉因素。权力之所以对小小的三好学生有兴趣,原因就在于三好学生参加中考与高考有加分的机会。这样一来,三好学生的选出往往是由老师及校方“钦点”的结果;学校与老师的权力介入,又往往是金钱或更高权力介入的结果。于是乎,有人在呼吁废除相关制度时,无意中落入了“刀子会杀人应禁止生产一切刀子”的荒诞思维;有人则认为,只有废除了加分的功利诱惑,才可能使三好学生评选变得公平与公正。后者的思维与“废除刀子”的思维其实并没什么不同。
如果认可三好学生的合理性,就必须认可加分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不是什么贬义词,任何领域的先进人物评选都不可能没有功利主义。在现实语境下,荣誉融入功利会显得更有分量。奖励科学家、评选劳模、争取奥运金牌等,都存在功利性。没有任何功利基础,争当“先进”的动力就会大打折扣。我是加分制度改革的支持者,但在下从未反对给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加分。
三好学生评选本可以成为民主训练的契机;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也更应树立标准。对于三好生评选制度,应当鼓励改革与完善——更多体现学生的道德与特长,强化民主评选的程序。一味否决制度的意义,实为妥协主义,不宜成为主流民意。
(作者椿桦,知名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