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麟向马琳看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7日14:2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林本剑、赵宝彤

马麟向马琳看齐
马麟向马琳看齐
马麟在颁奖仪式上向观众致意新华社记者 徐家军摄

  在乒乓球界,马琳可谓家喻户晓;在残疾人乒乓球界,则有一位马麟。在残奥会男子M10级单打比赛中,马麟兑现了“不输给外国人”的誓言,一路过关斩将,与队友葛杨会师决赛,最终摘取银牌。在昨晚进行的残奥会乒乓球最后一项男子团体M9-10级决赛中,马麟同样战胜了对手,帮助中国队站到了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和马琳一样,马麟也是奥运冠军。

  19岁的马麟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岁时,一位在音乐学院任教的老师看到他细长的手指,认定是个弹钢琴的好料。两年后,父母就将他送到旅顺青少年宫学钢琴。马麟确实有天赋,第一次弹钢琴乐感就很强,进步非常快,不到半年就已经能弹奏许多较有难度的曲目。

  然而,钢琴家的美梦在6岁时被打碎:他和小朋友去动物园喂熊,却被熊叼住了胳膊,疼痛得昏厥过去,醒来时右臂已经没有了。

  父母为了让马麟离开伤心地,决定带着孩子返回牡丹江老家。不过,马麟并没因此而垂头丧气,一样活泼好动,充满灵气。在马麟玩耍娱乐中,母亲发现他对乒乓球很感兴趣,于是就送儿子去学乒乓球。

  马麟的乒乓球天赋也很高,学起来得心应手,打得有模有样,球技很快就达到较高的水平———读小学时,代表校队参加牡丹江市小学组乒乓球赛,同健全孩子一起比赛竟夺得第二名。

  为了让马麟更有作为,父母带着他四处求教,创造机会让他与高手过招。11岁时,马麟参加全省少儿乒乓球锦标赛,打败所有对手成为少儿组冠军,从此被调到省里,开始了专业运动员生涯。

  2003年的远南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14岁的马麟一举拿下两枚金牌,从而顺利入选国家队。

  入选国家队参加残奥会,马麟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训练从不放松,经常练到鞋里都能倒出汗水来。他很独立,也很要强,从不向别人诉苦,包括父母。

  为征战北京残奥会,马麟早早赶到北京参加集训,很多甲级联赛的健全人球员都成为手下败将。北京残奥会前,他的世界排名已经飙升至第三位。

  残奥会上,马麟惟一的遗憾是单打决赛输给了队友,他表示:“我有信心在下一届残奥会拿下这枚金牌!”

  由于名字发音相同,又都从事乒乓球运动,人们自然将马麟与马琳联系了起来。两个“同名人”也曾一试身手:有一次,马麟和马琳在场馆不期而遇,随后“较量”了一番。“我们没正式打比赛,就是在馆里练了几个球!”马麟笑着解释。提及偶像,马麟有些不好意思:“我看了马琳夺冠的那场比赛,为他感到高兴的同时,觉得自己要更加努力。我们的名字发音相同,并且都参加奥运会(残奥会),这让我备受鼓舞。”

  特派记者 林本剑 赵宝彤(本报北京专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