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智者仁心话姚枢”系列二 智谋过人助忽必烈逢凶化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07:26  大河网-大河报

  

“智者仁心话姚枢”系列二 智谋过人助忽必烈逢凶化吉

  

“智者仁心话姚枢”系列二 智谋过人助忽必烈逢凶化吉
□首席记者姚伟文图

  百泉于今已无一泉。

  百泉湖底儿朝天,“禁止游泳”的牌子后面,小游船无精打采地躺在裸露的湖底。

  百泉风景依然很美。湖畔垂柳如烟,掩映着亭台阁榭,如虹小桥。北面的苏门山草木畅茂,葱翠中点缀着建筑物的飞檐翘角,与湖中的亭台遥相呼应,勾勒出一处精美的园林。

  但所谓“水为山之镜”,山得水而活,因水而媚。没有了水,就没有了统率山丘与建筑的灵魂。失去了水的润泽,山峦、建筑、树木都黯淡了许多,干涩了许多。

  老照片上,百泉美得令人心醉。涌泉百道,喷如贯珠,涓涓成水,汇成空灵澄澈的湖面。那水几乎是透明的,温润如玉,宁静如镜,点点处处倒影,或浓或淡,让亭台阁榭、曲栏小桥、山色树影都灵动起来,如一幅钟灵毓秀的水墨画。据说那湖水温度常年保持在18~20摄氏度之间,冬季的清晨,湖面上水汽蒸腾,如云似雾,亭阁小桥时隐时现,恍如仙境。

  百泉是太行山的灵韵。八百里太行纵贯南北,在辉县市境内,一道支脉向东南延伸,渐渐没入土中,潜行数十里,又突兀冒出,形成小山一座。太行山的水顺势而来,层层过滤之后,恰在这小山下被强硬的白坩土层挡住去路,被迫喷薄而出,形成泉流百道。此山名苏门,泉称百泉,山水相映,成为天造地设的妙处,自古就称胜景,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在此留恋盘桓,因此留下众多建筑、碑刻,令美丽的山水融入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其中苏门山腰的一通石碑颇为著名,这碑阴刻“仁智动静”四个大字,浓缩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之语,作为对百泉山水的评价。

  700多年前,姚枢在百泉湖畔一住十年,遍阅千年典籍,涵养深厚学识。其时,空灵澄澈的百泉湖,也当涵养了他的性灵,令他更加睿智。此地另有妙处,百泉虽小,苏门不高,但远处太行山青山隐隐,深邃幽远,使人开阔、通达。

  公元1250年,应忽必烈征召,姚枢走出百泉,远赴漠北,很快赢得忽必烈的信任。在蒙古汗国的大舞台,他凭借着杰出的洞察力,一次次让忽必烈避开灾难,走上坦途。

  众人狂喜独他默然

  我的一位朋友是开车好手,车开得平稳快捷,坐他的车格外安心。有次向他请教经验,他给开车定了位:“这是讲预见性的活儿。很多时候要预做准备,到跟儿都来不及了。”

  这话说得有理。其实不只是开车,很多事情都需要预见性。各种事物,有预见性就能安排得妥帖;各种机遇,有预见性才能为己所用。比如炒股、炒房,有一周的预见性,就足称高手;有一年的预见性,那就是“大智慧”了。当年为忽必烈工作的时候,姚枢提前四五年预知危机,提出建议,帮助他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大灾难,要不然,“到跟儿都来不及了”。

  公元1250年,姚枢初到漠北,忽必烈“时召与语”。这是一种试探,姚枢没有错过机会,他上书数千言,总的要领是劝忽必烈用汉法治理汉地。

  姚枢首先谈形而上的,“二帝三王,为学之本,为治之序,与治国平天下之大经,汇为八目,曰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然后是形而下的,谈改革时弊的要务,多达三十条,包括立省部、举逸遗、慎栓选、汰职员、班俸禄、重农桑、修学校等。各种建议都论及具体实施的方略,“施张之方,其下本末兼该,细大不遗”。忽必烈大感惊奇,“奇其才,动必召问,且使授世子经”。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姚枢在忽必烈跟前一出手,便赢得了信任。这一点很重要,与君王交往,信任是第一位的,韩非子在《说难》中,曾以“智其子而疑其邻”等一系列故事,反复地说明这个道理。再有能耐的人,也只有获得了信任,才能获得施展的空间。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儿子。姚枢到达漠北时,他还只是位普通的藩王,但此人胸有大志,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智谋之士,这是姚枢毫不犹豫地应他征召的重要原因。

  一年后,在蒙古王族的权力之争中,忽必烈之兄蒙哥取得蒙古汗国大汗之位。为了把天下控制在拖雷家族手里,蒙哥汗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全权委托给忽必烈掌管。

  对于早已“思大有为于天下”的忽必烈来说,这是多年梦想一朝得圆的时候。他大喜过望,大张筵宴,与幕府众多谋士、名流庆贺。对于整个忽必烈利益集团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因此众人都忘乎所以,兴高采烈,“奉觞称贺”,独姚枢坐于席中,默然无语。

  待至席散,众人皆出,忽必烈让人留住姚枢,问道:“众人在席间皆作贺词,你独默然而坐是什么缘故?”姚枢等的就是这一问,他直截了当说出心里话:“今天下土地之广,人民之殷,财富之阜,有超过汉地的吗?军政大权全都归了我们,大汗还管什么?”这下子,轮到忽必烈“默然”了。姚枢继续说道:“以后大汗身边的人乘隙进谗言,大汗必定疑心、后悔,因此将夺了你的权。不如只接下兵权,将行政权力交回,请大汗派出相关机构掌管。这样才势顺理安。”

  这番话,估计令忽必烈听得一头冷汗,他肃然答道:“虑所不及也。”恍然大悟之后,按照姚枢的建议,把汉地政务交还蒙哥。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这种韬晦之计是十分必要的,自古君权的排他性都会产生惨烈的后果,自相残杀的事例不胜枚举。随着忽必烈在汉地站稳脚跟,声望日隆,蒙哥汗也扫清了异己,对亲弟弟的猜忌之心,顿时强烈起来。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在忽必烈掌管漠南兵权的第二年,蒙哥汗大封同姓,命忽必烈于南京(今开封)、关中自择一处,以为封地。忽必烈与众谋士商议,大家计议不定,姚枢道:“开封一带逼近黄河,水道迁徙无常,土薄水浅,四处有盐碱地,不若关中深居腹地,险要可恃,土地肥沃,古名天府陆海。”忽必烈遂愿处关中。过了一段时间,蒙哥汗对忽必烈说:“关中虽好,但人户寥落,所得财赋,你如何够用呢?我瞧怀孟一带地方,人烟很是稠密,如今也归你掌管,方可以调剂得平。”忽必烈招纳人才,精心治理,这两个地方后来都成了他的根基。

  这一年,姚枢再次上书忽必烈,分析了公元1235年征宋以来蒙古军队的种种失误,指出在历年征战中,“军将唯利剽杀、子女玉帛悉归其家”,所掠人民尽没为私奴。这不仅造成了南宋人民誓死抵抗的形势,而且所下之地“城无居民,野皆棒莽”,军事战果根本无法巩固,这决不是安邦定国之策。他建议,变春去秋来、专事掳掠的军事行动为分屯要地,以守为主,亦战亦耕的长期战备,在蒙宋交界地段屯垦戍边,等到边备充实,方可有大的作为。

  此后不久,忽必烈征得蒙哥同意,“试治”河南、陕西,施行姚枢的这一策略。当时立经略司于开封,以忙哥、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使,屯戍军队,耕战结合,屯田唐、邓等州,在西自襄邓,东至陈亳、桃源一线布置重兵,并构置工事,与南宋边境上的重镇襄阳成犄角之势,宋兵至则御之,去则耕种。随后,又接受姚枢建议,置都运司于卫地,通过黄河转运粮草,不一二年,河南大治,成为蒙古军日后进攻襄樊的根据地,也成为忽必烈的重要根基。

  出谋划策保得“青山在”

  忽必烈在汉地的一系列行动,尤其是他率军平定大理,既打通向南商路,又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使他的势力和声望大大提高,但这样一来,便有了“功高镇主”、“尾大不掉”之嫌。

  蒙哥汗身边的贵族,逐渐有人表示担忧,称“王府(指忽必烈)得中土心”,告发王府人员“擅权为奸利事”。公元1256年,蒙哥把看不顺眼的堂叔、堂婶、堂兄弟拾掇完毕,听着越来越多的闲话,开始对亲弟弟有了猜忌之心。他指派亲信阿蓝答儿到忽必烈封地,设置专门机构“钩考局”,借经济问题开始说事。倚仗蒙哥汗声威,阿蓝答儿扬言除史天泽、刘黑马(这两位是最为著名的汉将,在朝廷有强硬的后台)外,对汉地其他世侯和忽必烈委任的关中及河南官员们都有擅杀之权。

  这一切,显然是冲着忽必烈来的。忽必烈与蒙哥的关系顿时令人猜测万端。姚枢对此洞若观火,深知个中险恶,关键时刻,他为忽必烈条分缕析:“大汗君也,兄也;大王弟也,臣也。这事没法儿计较,远离朝廷本来就容易遭受不白之冤。当务之急,是要彻底消除大汗疑忌,这是釜底抽薪的办法。”

  他向忽必烈建议,请他将自己的妻子和世子送到首都和林,送到蒙哥汗的眼皮底下,在那里长期定居,以表明忠诚心迹,这样,蒙哥汗的疑忌自然会解除。

  忽必烈犹豫不决。第二天,姚枢又一再敦劝忽必烈返回漠北,回到大汗身边,彻底解除他的猜忌。忽必烈思考再三,终于断然回答:“从汝、从汝。”

  这年十一月,忽必烈先后两次遣使觐见蒙哥,表白自己愿意“归牧”漠北的心迹,得到蒙哥的诏许后,忽必烈即驰归和林。兄弟相见,忽必烈端一杯酒站着敬献哥哥,恭恭敬敬行了礼退回座位,然后再次敬献一杯酒,再退下来。等他第三次去献酒,蒙哥汗的眼泪潸然而下,忽必烈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淌,他想为自己告白,蒙哥汗却伸手制止了,两兄弟张开双臂相拥在一起。随即,蒙哥汗下令撤销“钩考局”。

  有论者认为,忽必烈兄弟相见的温情场面纯属扯淡,姚枢的计策无足轻重。其理由是,蒙哥和忽必烈都是坚定的现实主义者,不会让温情蒙住眼,不会让个人感情影响决策。两人和解,最重要的是因为蒙哥需要忽必烈,为了征服南宋,他根本离不开已经赢得汉地人心的忽必烈。所以和解的关键是,“蒙哥和忽必烈经过理性评估,都认识到了他们之间的分裂将会是多么的愚蠢”。

  这话有合理之处,但如果不是忽必烈采取种种消除蒙哥疑忌的办法,如果蒙哥觉得忽必烈难以信任,他会委以重任吗?所以和解的关键,不在所谓“理性评估”,而在重新赢得信任,不让蒙哥觉得自己是个威胁。如果不被信任,那其他的才都是扯淡。

  钩考虽然停止了,忽必烈仍然被解除兵权,留居漠北。蒙哥此举,可见当初的疑忌有多严重,双方的裂痕有多深,也可见那时忽必烈的危险有多大,他采取的对策多及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总算保全了自己,但正应了那句俗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两年后,蒙哥在征宋战争中死于四川前线,令天下局势大变。这时,忽必烈已东山再起,凭借多年经营的各种资源,他坐上了大汗的宝座,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

  在漠北闲居一年后的公元1258年,进攻南宋的蒙古东路军连连失利,蒙哥想到那个被自己委屈了的能干的弟弟,再次委任忽必烈率军南下。忽必烈仍以姚枢从行,南宋贾似道闻其咨谋军中,“比为王猛”。

  公元1259年,蒙哥死于四川,忽必烈当时已逼近鄂州,因闻听留镇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欲谋称汗,他匆忙在鄂州城下与南宋订立和约,随即北归。公元1260年春,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举行忽里台大会,得到各路蒙古贵族拥戴,即位称帝,建元中统。蒙古帝国的统治重心从此由漠北转移到漠南汉地。

  随后发生的一件大事,再次显示了姚枢惊人的洞察力。称帝后,忽必烈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付也自称大汗的阿里不哥,这时,用兵山东的世侯李 发动兵变。在兵变前一个多月,李 送到燕京当人质的李彦简悄悄逃走,忽必烈闻讯马上召姚枢商议,要他预测李 动向。姚枢认为,对方兵变后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使 乘吾北征之隙,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忽必烈追问:“今贼将安出?”姚枢断然对曰:“出下策。”事态的发展证实,姚枢的预见极其敏锐、准确,为忽必烈的及时决策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苏门山的古建筑

  苏门山的茂林、百泉湖的垂柳都很美,当年姚枢或许正是爱此地美景,选择在这里归隐。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