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七·权威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07:54  大众网-大众日报

  

■神七·权威解读
航天员将在太空执行上千项操作

  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25日说,神七航天员将在太空执行上千项操作,比神六增加了一倍多。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介绍说,由于神七飞行将第一次开展出舱活动,航天员增加了很多全新的操作,比如,对舱外航天服和飞船气闸舱的操作。

  与神六飞行相比,神七的飞行手册从 3本增加到 7本,航天员要进行的操作单元从几百项增加到 1000多项,而每个操作单元还包含数十个步骤和上百个动作。

  缘何开展释放伴飞卫星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飞行将首次开展航天器平台在轨释放伴星,以及卫星的伴随飞行试验。”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常务副总设计师赵光恒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伴飞小卫星由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采用了两舱结构一体化设计,用轻型镁合金材料作为主结构框架,整星重量不超过40公斤,卫星具有光学成像、大容量压缩存储、机动变轨、自主导航、多模式指向、测控数传等多种功能。

  伴星技术是国际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神舟七号飞船开展这项工作的任务目标是:试验和验证伴星在轨释放技术;伴星释放后,对飞船进行照相和视频观测;在返回舱返回后,由地面测控系统控制,择机进行对轨道舱形成伴随飞行轨道的试验,为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中交会对接和拓展空间应用领域奠定技术基础。

  升空过程中如何实现图像直播?

  “与神五、神六时相比,神舟七号飞船在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地面指控中心能够看到更多的图像画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通信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张凤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像助推器分离、抛整流罩、船箭分离等关键动作的画面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地面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

  张凤仙介绍,在神舟七号飞船的通信分系统的设计方案中,根据不同情况,将图像信息的传输分成了三种类别。第一类是发射时的现场实况图像,利用通信系统将发射场获取原图像传到北京指控中心,这些图像同时可以作为向电视媒体提供的图像源。

  还有一类是监视发射场和火箭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图像信息,比如火箭在发射塔架时加电的插口、火箭喷口支撑点的图像,这些图像信息传输到北京指控中心后,使指控人员能够随时了解关键场景的情况。

  最后一类是天地通信图像,将飞船上传下来的两路图像传送到指控中心,同时测控通信系统和火箭系统通过合作,还可以将火箭上面拍摄的图像信息传送下来。

  正是由于通信设计方案的完备,加上通信能力的增强,才使更多图像信息的传输成为可能,实现了神舟七号飞船在上升段过程中的图像直播。

  航天员首次在太空吃炒菜

  中国航天员的“大厨”日前透露,神舟七号飞船上的食品更加丰富,更加个性化,航天员能在太空中第一次吃上真正意义上的炒菜。

  航天员中心航天食品营养代谢研究室主任陈斌说,神六首次使用食品加热器后,航天员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不过,费俊龙透露说,因为当时使用的是应急电源,做出来的米饭有点夹生。神七食物加热将使用舱载主电源,再也不会出现“夹生饭”的情况了。

  据陈斌介绍,神七飞船上配备了5天的食物,每人每天的食物约为 1.2公斤。因为工作的紧张,3名航天员需要轮换着吃饭,而加热1个人的一餐饭,大约需要半小时。

  (以上均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