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舱外航天服图解
□据新华社今日上午电
神舟七号飞船26日4时04分按计划完成变轨控制,进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航天员体温、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据有关专家介绍,飞船发射升空后,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实施变轨控制,就是将飞船推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工作轨道。能否实施精确变轨,对飞船能否按计划在轨飞行和准确返回预定着陆场区具有重要影响。
26日零时16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向航天员乘组了解飞船工况和各自的身体状况,并由地面控制人员与他们进行了通话。
4时03分,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管控下,飞船启动变轨工作程序。指控大厅大屏幕上的三维动画实时显示,飞船尾部喷出橘黄色的火焰,加速飞行。
约64秒钟后,飞船又进入了平稳的飞行状态。翟志刚向地面报告:“仪表显示飞船变轨结束,完毕。 ”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根据飞船的外测数据分析计算判断,变轨控制正常,达到了预期目标。
送完神七,长征二号F型火箭完美谢幕
□据新华社电
随着神舟七号成功入轨,先后将7艘飞船送入太空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完成“接力”,把“接力棒”交给了它的改进型火箭。
这是目前技术状态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最后一次发射。天幕上久久不曾褪去的白色轨迹与金色光芒,成为这种专为载人航天打造的火箭浓墨重彩的收笔。
当飞船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如蝴蝶般振翅飞翔时,托举它飞升的火箭已然陨落,在稠密的大气层中灼烧并迅速消逝。当它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只剩下燃烧后的残骸。
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成就一项宏伟的事业,这正是火箭最独特的气质。正因如此,人们把长征二号F型火箭称为“神箭”,也称为“开路先锋”。
在中国人飞向太空的漫漫征途中,长征二号F型火箭同样承载着起步的重任。从神一到神六,在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托举下,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一次次历史性的突破。随着神七飞船的顺利升空,它又为工程第二步的开篇之作——中国人首次出舱活动开启了一次优美的旅程。
从载人航天工程的下一次发射起,将要从长征二号F型火箭手中接过“接力棒”的,是长征家族的又一名新成员。火箭的乘客不再是载人飞船,而是无人目标飞行器。火箭的外形结构、状态参数和运载能力,也将随之进行较大的改进。
长征二号F型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的,不仅仅是神舟飞天的辉煌。
从神三发射的推迟,到神四遭遇30年罕见的寒流……火箭所遭遇的种种惊险,就是中国人在问天之初艰辛与曲折的缩影。
多少次,当火箭扶摇直上、刺破苍穹的时候,研制人员竟是以抱头痛哭的方式来庆祝胜利。
神七神奇太空之旅
●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运行在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
●飞船运行期间,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进行出舱活动准备,其中一名航天员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
●出舱活动完成后,飞船将释放一颗伴飞卫星。另外,还将进行“天链一号”卫星数据中继试验。
●“神七”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将返回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
【专家揭秘】
飞天服:躯干像盔甲,四肢似面包,腕上装镜子
□据新华社电
名字叫 “飞天”,重量120公斤,造价约3000万元人民币,可靠系数0.997,可以支持4个小时的舱外活动……
神七航天员出舱行走,舱外航天服是关键。中国研制的舱外服是什么模样?
记者观察:最高能达到2米,躯干像盔甲,四肢像面包,再背上1.30米的大背包……谁要是在大街上穿上这么一身“行头”,一定会被当作“天外来客”。
神七飞行结束后,手套将随返回舱带回地面。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舱外航天服在完成出舱任务脱下后,只能留在天上了。
穿在身上的“飞船”
舱外航天服通体纯白,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靴子。从内到外,则分为6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最外面的外防护层。
壁厚仅1.5毫米的铝合金躯干外壳上密集着各种仪器:电控台、气液控制台、气液组合插座、应急供氧管、电脐带。仅是十几厘米见方的电控台里,就有照明、数码管控、机械式压力表等9个开关,气液控制台里的阀门更是多达20多个。这完全就是把飞船的控制台整个搬到了航天员身上,别说是怎么操作,就是每个开关的位置,要记得一清二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难怪航天服手腕处装有一面小镜子,航天员可以通过镜子,随时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种开关。
专家解说 (航天医学工程总体研究室主任刘伟波):舱外航天服是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中最难的一项技术。飞船的大多数功能,都要在舱外服里实现。可以说,舱外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小型飞船。
“重而不笨”的中国特色
这么重的一套衣服,航天员穿上后,会不会变成行动困难的“巨无霸”?
答案是否定的。重而不笨、行动灵活,是中国舱外航天服的一大特点。设计师们在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膝、踝等关节处,使用了气密轴承。在轴承的作用下,航天员的手脚可以随意转动,同时能严格保证气密性。手背则用上了可以翻折的热防护盖片,不仅能提高手指的热防护能力,还能保证手指的关节活动性。
舱外用的手套,看上去特别厚实。手背为白色,手心和指头是灰色的——密密麻麻的灰色橡胶凸粒,具有防滑和隔热的作用。航天服虽然是“批量”生产的,手套却是用国际上先进的 “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为每位航天员量身定做的。
专家解说 (航天服研究室主任刘向阳):在关节上,科研人员巧妙地利用了仿生结构,使关节活动更自如。电控系统上,中国舱外服全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显示屏则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OLED技术,使显示器更大、更薄、更省电、更能耐受高低温,显示色彩更艳丽,以方便航天员查看。
穿起来很“麻烦”
与其说是 “穿”航天服,不如说是 “坐”航天服——记者在低压舱训练中看到:两名航天员小心翼翼地把双腿伸进航天服的下肢,臀部放在航天服的背包沿上,然后关闭背包门,把自己裹在了庞大的航天服中……
专家解说 (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飞船发射时,舱外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因此航天员首先要启封服装,然后把各部分组合成一件完整的舱外服,再把净化器、氧瓶、电池、无线电遥测装置等可更换部件装上航天服。进入服装后,还要对服装进行尺寸调整、气密性检查和全性能测试。一切正常,这才算 “穿好”了舱外服。这是个非常细致而又累人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