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国利剑”挺进现代战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07:57  法制日报

  ———广州军区某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纪实

  

“南国利剑”挺进现代战场

  图为广州军区某部官兵正在进行海上军事训练。

  文/图本报通讯员 李华敏 张科进 黄超群

  第一次走出国门与世界同行进行联合作战演练,他们的精彩表现令现场观摩的数十名外军将校惊叹:在完全信息化的战场上,面对复杂电磁环境和生疏地理条件的挑战,官兵们毫无惧色,如魅影般上天、遁地、入海、抗扰,剑指敌“软胁”和“心脏”。倾刻间,机场、雷达、导弹阵地等目标灰飞烟灭……

  被誉为“南国利剑”的广州军区某部战斗力生成模式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转变的背后,是该部队历届党委班子紧紧铆住战斗力建设不放松,带领部队官兵挺进现代战场的深深轨迹。

   思想观念跟上转型节拍

  在未来战争中,该部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官兵们一个个都是“孤胆英雄”。然而,面对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带来的新变化,一些官兵的思想观念一下子还转不过弯来,出现诸多不适应的症状。

  一营是屡立功勋的荣誉单位,先后在各种军事竞赛中上百次摘金夺银。然而,这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尖刀营”,在战斗中却由于没能与其它军兵种部队进行有效联合,在没有得到海空军有力掩护的情况下孤军深入,结果“全军覆没”。

  震憾,让党委“一班人”清醒的看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军事变革已颠覆了以往我们熟悉的战争形态、练兵模式。要使部队踏上军事转型的节奏,不能光看晒脱几层皮、流了几斤汗、磨破几双鞋,必须勇攀现代作战高峰,从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实现同步转型。

  从党委“一班人”开始,带头转变思维观念,带头改善素质结构。对新知识新技能,常委们先学一步;对新武器新装备,常委们先训一步;对重大研究课题,常委们先研一步。部队长蒋春先后参加多个院校的在职学习,取得了双硕士学历。为了学习“新六会”技能,年届40的他与年轻的参谋们一块参加集训,即使生病住院时还坚持让作训参谋补课。政委刘玉成自觉加强高新科技、领导科学、现代管理学等知识学习,广州市的许多院校几乎被他跑遍了。他还主动与部队的训练骨干结成帮带对子,对本单位数百种武器装备性能他都能做到“一口清”。

  如今,部队10名班子成员人人掌握3种以上作战技能,个个会指挥本级演练,6人被总参评定为“优等指挥军官”,4人经过军兵种交叉培训,6人有出国考察留学经历,所有的常委通晓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知识。

   残酷训练淬炼三栖精兵

  “火力突击连”是部队响当当的军事训练标兵连队,训练课目项项优秀。然而,在上级首次进行的实案化演练中,这支英雄连队却走了“麦城”。在完成万米武装泅渡后,前指突然命令他们穿林奔袭5000米,对“敌”雷达阵地进行火力突击。但到预定打击时间,“突击连”却还在山林中,错过“歼敌”时机。

  训练优秀缘何在战场上“走样”?党委会上,“一班人”进行了深刻反思:训练的标准长一寸,打赢的胜算就会添一分;未来战争不会仅停留在大纲优秀,训练标准只有更高,没有最高。为此,他们将“时间上高密度,内容上满负荷,标准上超大纲,参训数全员额”写进部队的训练守则,把“残酷”烙进每一次训练之中。

  每天一次意志障碍训练,战士们要在激烈的枪炮声中,快速通过蚂蚁窝、堑壕水坑、懒人梯、沼泽、“毒气室”等十多个新型障碍,完成过程中还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受到“斥责”和“打骂”;每周一次连续18小时的超极限训练,部队要在陌生的野战化的环境中,长途奔袭上百公里,进行超强度、超难度、超实案的“三超”演练,并连贯实施防卫星侦察、反精确武器打击、信息攻防等数十个高难险课目;每季度一次魔鬼集训,训练量超过平时训练的一倍,每次阶段考核没有达标的官兵,都要到这里进行回炉“深造”,一周集训队员体重最多可减8公斤;每年一次的猎人战斗,这种从国外率先引入的训练模式,完全模拟实战环境,官兵们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各种实战任务,全军同类部队200多名战斗骨干曾到猎人训练营受训。

  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对抗演练中,部队官兵日夜连续作战,逼着对手进行高强度、快节奏的对抗。对抗结束时,对方指挥员给出这样的评价:“与他们搞对抗,神经经常处于崩溃边缘。”

  自主创新催生新战斗力

  去年7月,粤西某海域,一场多兵种对抗演练正在进行。在演练中充当“蓝军”的该部十几支作战分队“神出鬼没”,接连袭扰了“红军”多个师、团指挥所,一度使对方指挥体系陷入瘫痪。“红军”调集所有侦通设备,企图找到“蓝军”

  指挥部予以消灭。然而,方圆上百公里的地域几乎被“翻”了个遍,也没有发现对手的影子。演练结束,“红军”指挥员找到部队长蒋春,迫不及待想了解他们的指挥位置。蒋春笑着告诉他,他们根本没有在前方建立固定的指挥机构,所有指挥动作均通过远程指挥网络实现。这种“远程指挥网络”正是部队党委贴近未来作战需求,结合现有装备力量,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指挥机制。

  只要有作战需求,党委“一班人”就会想方设法去解决。他们抽调技术骨干,请来专家号脉开方,在工厂、院校和企业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对侦察设备、战场电视以及情报处理系统、传感器等装备进行综合集的成改造,实现了从侦察、作战和指挥的无缝联接,并且将指挥距离扩展到原来的5倍,有效克服了远程指挥、实时指挥、快速指挥、精确指挥遇到的种种难题。与此同时,他们还将指挥所搬到了空中、海上,大大提高了指挥所的战场生存能力。

  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道路上,该部党委“一班人”正是凭着不等不靠、自主创新的精神,不断突破通往未来战场的障碍和瓶颈,寻找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该部执行敌后侦察破袭任务使用的装备载重小、航程短、噪音大、抗风能力弱、安全性能差,达不到部队所需要的战技术指标。“一班人”决意寻找一种机动性能更好、飞行速度更快、隐蔽能力更强、续航距离更远,且造价相对比较便宜的飞行器。然而,一些官兵觉得,上级发什么,我们就练什么,没必要去“折腾”,搞不好还要担风险。但“一班人”认为,抓战斗力不能担风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经过精心调查、论证后,他们决定对某型民用飞行装置进行改装。最后的结果让大家倍受鼓舞。与以前的装备相比,该飞行器载荷增大3倍,速度提高1.4倍,航程增大6倍。一举解决了远程突破难的问题。

  短短几年间,该部先后有55项革新器材在总部、军区获奖,填补11项科研空白,37项战法训法在全军同类部队推广。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