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位二野老兵讲述进军重庆的人生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8日03:36  华龙网-重庆晚报

  

四位二野老兵讲述进军重庆的人生历程

  王家珍与胡晓如结婚照

  

四位二野老兵讲述进军重庆的人生历程

  1949年11月,胡显忠与战友合影

  

四位二野老兵讲述进军重庆的人生历程

  闻晓华讲述当年进军情景

  

四位二野老兵讲述进军重庆的人生历程

  ■入档理由

  59年前,一支人民的军队从边城秀山洪安镇等地分路入川,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秀山、酉阳、黔江、彭水后,突破乌江天险,攻克南川和綦江,直逼国民党经营多年的西南工商业中心重庆。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解放重庆主要由解放军二野三兵团所属第11、12军及配合作战的四野第47军完成。59年后的今天,我们带你走进这些可敬可爱的普通干部战士的内心世界。

  “打到重庆去,我们就结婚”

  91岁的王家珍和82岁的胡晓如,老夫妻俩常常静静地坐在自家客厅里,凝视对方,脸上满是少男少女般的纯净和温柔。“进军大西南途中我们认识并恋爱,解放重庆几天后结的婚,已经59周年了。”胡晓如平静地说。

  她清晰记得,1949年4月,自己放弃保送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机会,在家乡芜湖报名参加了解放军,随后被派到二野军大三分校学习,认识了王家珍。当时王家珍在二野三兵团民运部负责保卫工作,团级干部,被临时派到三分校担任大队长兼政委。

  王家珍当时32岁,戎马倥偬,根本无暇顾及婚姻问题,但很快他就注意到了胡晓如。“小胡服从命令,担任学习委员,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王家珍回忆。在组织撮合下,两人相恋了。王家珍当时乐坏了,爱侣不但美丽大方,而且文化高,真正能帮助自己。

  部队向西南进军,打到湖南常德后,王家珍接到一个任务:部队进入重庆后,他将作为军事代表,接管国民党化龙桥警察第八分局。“当时我们除知道重庆这个名字外,其他两眼一抹黑。”

  于是,王家珍和胡晓如一路上紧缠重庆地下党派到湖南常德接头的邓照明、肖泽宽,要求详细介绍重庆敌情、社情。听了情况,两人眉头紧皱——第八分局位于红岩村,是国民党专为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而设立,那一带特务密布,摆摊的、走路的都可能是敌特人员,街上满是乞丐、小偷、妓女,枪杀案几乎天天都有。

  王家珍深知前路艰难。当时他与胡晓如已经相当了解,两人一个眼神,就清楚对方的心思。“打到重庆城,我们就结婚吧,共同面对凶恶的敌人!”王家珍以特殊的方式向爱侣正式求婚。

  1949年11月30日,两人随大军经海棠溪乘渡船进城。

  “打到重庆去,我想读大学”

  80岁的闻晓华在居民院里办起了摄影和书画展。作为当年解放重庆的一名老战士,闻晓华书画中展现了丰厚的人生履历。

  闻晓华是酉阳龙潭镇人,家穷,高中只读了两年。1947年,他外出谋生,流落至大别山边缘的广济县。当地解放后,他参加了解放军,先后经历了襄樊战役、淮海战役。部队进军西南时,他被编入二野三兵团12军34师直属队。

  进军西南前,师长尤太忠有天乐呵呵地给他透露一个信息:“部队要打到重庆去,将经过你老家哟。”闻晓华一听,心花怒放,心里埋藏已久的梦想立即升腾起来:解放重庆了,我就想去读大学。参军前闻晓华到过重庆,亲身感受了这个西南的中心城市有多么繁华。他坚信自己的愿望组织一定能满足。

  一路行军,闻晓华浑身是劲。进入酉阳龙潭镇后,敌之主力逃逸,但地方武装有一个保安中队,共有40多条人枪去向不明。经了解,闻晓华发现保安队长胡臣与母亲胡氏有五服之亲,他立即向师长请战,出面争取胡臣部投诚。

  闻晓华孤身进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说服了胡臣部投诚。后来曾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尤太忠上将写给酉阳地方政府的一封信详细谈及此事,称闻晓华为龙潭镇治安和匪患平息立了大功。

  闻晓华说,一路上敌人基本放弃了抵抗。突破乌江天险,打过白马山和南川、綦江等地。1949年11月30日那天,闻晓华站在土桥附近,他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建筑大门上的“清华中学”几个大字,以及欢迎他们的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我也要进学校去读书了!”那一刻,闻晓华泪流满面。

  “打到重庆去,解放川军老家”

  76岁的胡忠显家里珍藏着10多本相册,他的最爱是一张发黄的寸照。照片里是两个天真稚气的少年,穿着解放军军装。照片摄于1949年11月初的湖北宜昌城,其中一个少年就是今天的胡忠显。他的生命轨迹,就从照相那一天发生改变。

  胡忠显是湖北当阳人,15岁时参加了当地人民武装,后自动请缨调至军分区卫校医院,成为一名小看护员。1949年11月初,胡忠显在宜昌街头碰见一支装备精良的解放军部队,羡慕之下一打听,才知道是进军西南途经宜昌的二野特科支队,是要打到重庆城去。

  回到卫校,胡忠显就找到领导,强烈要求随二野特科支队进川。胡忠显提出这个要求,还因为一件事:宜昌人民饱受日寇蹂躏。年幼的胡忠显常常蹲在长江边上,看着一船一船的军队驶过。后来他得知,这是从上游的重庆码头开拔下来的川军,到前方去打日本人,无数人因此流血牺牲。从此,胡忠显对川军和重庆有了一分特殊的亲切感。

  “我要打到重庆去,帮助解放川军的老家!”他的又一次“非分”要求,居然得到卫校和特科领导的同意。随特科支队出发前,胡忠显拉着战友兼最要好的小伙伴谭志荣,来到宜昌千秋照相馆合影留念。

  重庆警备区干休所离休干部吕镇沧当时是特科支队战士。他说,特科支队实际就是二野的特种兵部队,由装甲兵、防化兵、炮兵和工兵组合而成,装备精良。当年途经宜昌时一共“收留”了20多个眼馋而撵路的红小鬼,编为一个班,胡忠显担任班长。

  胡忠显记得,当年12月初的一个晚上抵达朝天门。弃船上岸后,他一句话也没有说,紧紧盯着这个第一次涉足的城市。他跟着部队步行穿过两路口、佛图关、大坪,在石桥铺一带暂时驻扎。沿途每一处,他都觉得异常的亲切。

  重庆,成为他们生命的拐点

  王家珍很快就践行了自己的承诺。经组织同意,1949年12月,他与胡晓如结婚。两人的证婚人是二野三兵团组织部长、重庆市首任公安局长刘明辉。

  两人把新家安在警察第八分局内。当时重庆满目疮痍,敌匪特四处破坏。分局下辖地区8万人,干部只有10多个,新婚后的胡晓如每天夜里都背着卡宾枪走街串巷巡逻。

  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新生的人民政权终于得到巩固,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王家珍工作几经变动,1976年从九龙坡区委书记岗位离休。虽然夫妇俩三个子女一个都不在身边,但他们仍坚持不肯离开重庆。

  闻晓华进城后,很快就随部队调至华北休整。他还没来得及向组织表明愿望,又随部队入朝作战。几年后回到重庆时,他得到消息:父亲因为当过国民党军队的排长而被批斗。闻晓华读大学的希望彻底破灭。1953年,他转业到重棉三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直到60岁时退休,如今在弹子石家中安享晚年。没能上大学,是他一生之憾。

  特科支队到了重庆后,中途跟随部队的其他小战友被组织接走,只有胡忠显随特科支队继续向西开拔去解放成都,后曾落脚铜梁,参与剿匪和建立地方政权。胡忠显一直当兵到1978年,南征北战,先后参与过重庆炮校建设、1958年的金门炮击、1966年-1969年支援越南军民抗击美军作战等。

  他转业没有选择老家湖北当阳,而是重回山城重庆,后从渝中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岗位离休。

  重庆,成为他们生命的拐点。

  ■明日请看

  《重庆市民的解放记忆》

  ■欢迎给本栏目提供线索,一经采用将予酬谢。

  电话:(023)63907418

  邮箱:zmbz2684@sina.com

  ■记者 丁香乐\文毕克\摄影·翻拍

  网络编辑:甘健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