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主着陆场,空中搜救分队的直升机转场至回收任务待命区。这是陆航某团长、特级飞行员蔡有固在进行战前动员。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彩绘T恤庆祝神七飞天
昨日,为庆祝建国五十九周年以及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国防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T恤彩绘活动。这是科大附小一年级四班的小学生绘制的神七彩绘T恤。石祯专 胡舸摄影报道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27日说,根据飞行安排,神七将于28日17时左右返回地面。但具体时间还会根据运行情况做一些微调。
人们再次将目光集中到内蒙古四子王旗这片辽阔的大草原上。神七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2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着陆场系统已经做好回收搜救的各项准备工作,大草原张开怀抱,等待航天员回来。
主着陆场28日气象条件良好,没有影响飞船回收的恶劣天气。
3 分三阶段跟踪搜救飞船
按照运行轨迹,神七在返回大气层后的跟踪搜救工作分为3个阶段进行。
第1阶段是获取飞船在黑障区的飞行数据。这由驻守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的前置雷达站来完成,并将数据提供给300公里以外的USB测量站。飞船在黑障区的飞行数据对于飞船的落地定位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后方测量站在飞船穿过黑障后,能否被及时捕获。
第2阶段是精确跟踪、控制飞船和获取最终的落点预报。这是由与前置雷达站相距300公里的USB测量站来完成。它主要根据前置雷达站提供的引导数据,进一步跟踪、控制飞船,最终完成落点预报。
第3阶段是搜索降落于地面的返回舱,并进行现场处置。这是由空中搜索救生分队、地面搜索分队完成。
4 主着陆场承担四大任务
“从飞船在好望角上空进行制动、点火开始,我们着陆场系统的任务也随即启动。”神七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介绍。
主着陆场承担的任务是4个方面:一是返回舱的测控。在飞船穿过黑障区以后,就处于测控部门的全程测控跟踪状态中,一直到飞船平安着陆。此外,地面测控部门还将用光学仪器,全程拍摄飞船的回收过程。二是返回舱的搜索和救援。返回舱着陆以后,搜救人员要迅速找到返回舱的位置,打开舱门后,将航天员送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三是返回舱的处置。航天员送走以后,搜救人员还要在现场对返回舱进行检查和研究,最后运回北京进行后期处置。四是上升段的应急救生。
5 神七搜救发生五大变化
与神舟六号任务相比,神舟七号任务主着陆场的技术状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航天员由2人增加到3人。这就要求任务的工作流程要按照3人来设计,各种保障方案都要按照3人来制定。
二是返回的时间由黎明变成傍晚。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和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都是在早晨落地。而神舟七号任务回收现场的部分工作将是在夜晚进行。
三是新增了空中指挥通信系统。科研人员专门研制了空中指挥通信系统,安装在直升机上,以实现从着陆区到北京的不间断通信,为任务组织指挥提供技术支持。
四是搜索救援工作由原来空地协同转变到空中自主完成。
五是增加了上升段应急救生任务。
7 七套国产北斗导航定位
国产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在神舟七号飞船的回收工作中首次亮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七号的回收搜救计划采用“空中救援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全新模式。
为确保神舟七号的安全回收,位于内蒙古的主着陆场站新增了13台(套)新的测控设备,以确保万无一失。其中,包括7套国产的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空中的直升机搜救分队,将使用国产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来进行导航和定位。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和授时的功能,目前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并曾在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作用。
30 搜救人员平均年龄三十
经过多年的人才积累和建设,神舟七号主着陆场回收搜救人员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等特点。搜救人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科技人员92.4%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主着陆场站站长贾书贵说,与其他科技单位不一样的是,主着陆场的回收搜救人员携带测控装备常年流动,转战全国执行跟踪测控任务。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的跟踪测控任务中,北至长春,南至海口,回收搜救人员几乎全年在外作业。
贾书贵介绍,主着陆场科技人员克服了大量困难,取得了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其中,航天员生理遥测系统、浅层风预报辅助决策系统等,填补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回收的空白,多项成果成为国家标准。综合新华社电
解读
返回时如何保护航天员
据新华社内蒙古四子王旗9月27日电(记者 黎云)从太空返回的飞船以每秒数千米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后,主要是借助降落伞和反推火箭来减速和平安着陆,从而保护航天员不受伤害。
由于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飞船在进入大气层以后,速度会迅速下降。到距离地球表面约15公里时,飞船速度由超音速下降到亚音速,稳定在200米/秒左右。
飞船减速首先依靠降落伞。当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大约10公里的高度时,返回舱自动打开伞舱盖,引导伞打开后,再拉出减速伞。为了减少开伞冲击力,减速伞还特意设计为两级充气,分两次打开,使返回舱的速度下降到80米/秒左右。
减速伞工作16秒钟后,与返回舱分离,同时拉出主伞。主伞也采取两级充气的方法,先张开一个小口,然后慢慢地全部张开,使返回舱的下降速度逐渐由80米/秒减到40米/秒,然后再减至8米至10米/秒。
飞船距离地面大约1米时,安装在返回舱底部的4台反推火箭还将点火工作,使返回舱速度一下子降到2米/秒以内。
此外,具有缓冲功能的航天员座椅在着陆前也开始自动提升,从而使冲击的能量被缓冲吸收。
现场
四子王旗等待神七回家
本报特派记者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地方
本报内蒙古四子王旗专电(特派记者 千灵坡 贺文兵)按照预定计划,神舟七号返回舱将于今日降落在四子王旗的大草原上。昨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驻守的大部分记者已经撤离,纷纷踏上前往四子王旗的途中。
四子王旗本是内蒙古一个普通的旗,因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脑音泰的四个被封王的儿子而得名。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六艘飞船都在这里成功着陆,这里现在被人们亲切地叫作神舟家园。四子王旗成了神舟飞船回到地球的第一个“家”。在神舟七号即将返回之际,记者昨日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地方,寻访神舟飞船的见证人,记者感受到了神奇的草原带给世人的魅力。
据了解,目前核心降落区域的四子王旗牧区已全面戒严,但当地牧民的生活并未受到影响。人们共同期望着神七安全返回,四子王旗的街头可见一些单位打出“祝神七返回成功”的横幅。
记者问牧民:
飞船落在你家旁边咋办
据新华社内蒙古四子王旗9月27日电(记者 周宁)神舟七号飞船即将带着三位航天英雄回“家”了。这个“家”的条件咋样?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神七的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北部。在路上,恰巧碰到住在落区的老牧民那哈正从城里往家赶。
“飞船要是降落在你家旁边咋办?”我问道。
“第一,不聚众观看;第二,不拍照录像;第三,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那哈干脆地回答着,“神七落区的地域面积大,我们每个牧民都有义务全力配合,保障飞船顺利回收!”
那哈说,四子王旗周边的矿山多,危爆物品和外来打工的人都不少。几个月前,牧民就和边防战士一起,向外来人员发放了3000多份宣传单。“我们要让每一棵草都打起精神,让每一只羊都竖起耳朵,为神七营造安全的家!”
那哈拍着我的肩膀说:“这是国家的大事,也是牧民的喜事,谁不想神七安全着陆呢?”
将来
神七后,中国将选拔新航天员
数量不会超过第一批即14人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日前透露,中国新一代航天员的选拔准备工作已完成,预计在神七任务结束后,选拔将正式启动。
新一代航天员仍计划从空军飞行员中挑选,数量不会超过第一批即14人。
暂无选拔女航天员计划
陈善广说,从载人航天工程的任务需求来看,我国目前还处于突破载人航天关键技术阶段,实验性任务不多,飞行大多以体验性和突破技术为主,同时兼顾科学实验。因此,第2批预备航天员的来源和数量不会有大的变化。
“在选拔第1批航天员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很多国外经验,但缺乏自己的实践,因此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陈善广说,针对新一代航天员的选拔,中国航天员中心根据10年来的训练经验,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项目,改进和完善了选拔标准与方法。
“我们希望,新一代航天员素质更全面,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任务的需要。”陈善广说。
根据目前的经验,将选拔出来的空军飞行员培养为一个能够胜任航天器驾驶员岗位的成熟的航天员,需要3到5年的时间。
陈善广说,随着载人航天任务的发展,今后的航天员不仅从空军飞行员里选拔,还可能从科学家里选拔,选拔范围会有适度的扩大。
他还表示,目前还没有选拔女航天员的计划。
我国空间站研制已经启动
“我国未来空间站上将有专门的气闸舱,而神七验证的气闸舱相关技术将在空间站上应用。”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2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
张柏楠说,我国的空间站研制工作已经启动,用于出舱活动的气闸舱是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活动获得成功,验证了气闸舱的相关技术,其中舱内气压的泄、复压技术,出舱舱门技术,舱外航天服技术保障技术,图像和通信技术等完全可以在空间站上沿用。
张柏楠介绍,神舟七号的气闸舱是一舱两用,兼有生活和气闸功能。空间站上的气闸舱将是专用的,因而除沿用技术外,还需要进行大量创新。
空间站的专用气闸舱将采用气体回收重复利用技术,把氧气带到太空花费了不小的发射成本。张柏楠说:“如果每次出舱前都要泄掉大量气体太可惜了,新气闸舱将把气体回收,复压后重新注入舱内。”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