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伴飞小卫星效果图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供图
□综合新华社报道
神舟七号搭载的伴飞小卫星于北京时间27日19时24分成功释放。这是我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伴飞小卫星释放后,以缓慢速度逐渐离开飞船,并对飞船进行摄像和照相。之后,存储图片通过测控网传回地面。
航天员返回后,北京飞控中心将控制伴飞小卫星逐步接近轨道舱,并最终实现围绕轨道舱飞行。从卫星释放到实现伴飞,预计在10天内完成。
“伴星”五脏全
伴飞小卫星总设计师、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究员朱根才说,这颗卫星简称“伴星”,是一颗独立运行的微型卫星,从立项研制到交付历时不足3年。 “伴星”质量大约40公斤,全部载荷不足10公斤,含测控通信、照相、热控、自主导航定位、星务管理系统等。作为一颗完整的卫星,它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概述起来,它承担着三项任务:一是在轨释放实验验证;二是飞船照相观测;三是返回后变轨“追踪”。
多角度“照相”
朱根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这颗伴飞小卫星的使命之一是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成像立体相机近距离、多角度地给神七飞船“照相”。这些照片会成为我国首次记录外太空航天器运行的画面。
完成“照相”后,这个“小摄影师”将逐渐与神七拉开距离,避免“磕磕碰碰”。地面模拟显示,航天员准备返回地球之时,“伴星”与神七的距离预计将为100公里至200公里。
“追赶”轨道舱
朱根才说,神七返回舱返回地球后,“伴星”将朝着留在轨道上的轨道舱“追”去。
伴飞小卫星绕飞分三步实现:第一步由地面实现测量伴飞小卫星与轨道舱的相对距离;第二步由地面飞控中心发送操作信号,控制伴飞小卫星向轨道舱“追”去,“追”的动力为液氨推进剂,能以较快速度接近轨道舱;第三步通过变轨调姿,绕轨道舱飞行。
据介绍,这一试验可以为我国今后实现空间站交会对接积累技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