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敢吃螃蟹方为湖南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8日15:22  红网

  心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活跃,生命力就有多旺盛。秉赋着三湘灵气的湖南人一向都以“引领思想”、“敢为人先”而著称。然而,曾几何时,受到左倾思想浸染的湖南人,却一度固步自封,保守落后。滚滚洪流,不进则退。唯有解放思想才能振奋精神,唯有走出封闭才能重振旗鼓,唯有更新观念才能立足前沿,强化自信。

  一、因循守旧何谈思想解放?

  

  盲目自信源于因循守旧,古有夜郎自大之可怜可笑。

  自断出路源于因循守旧,中有王安石变法之可敬可挽。

  丧权辱国源于因循守旧,近有维新变法之可悲可痛。

  不思进取源于因循守旧,今有湖南经济滞后之可叹可惜。

  湖南固然在近现代尽显政治军事风流,但湖南也是个农业大省,小农意识强烈,小农情结浓厚,重土安迁,惧怕竞争。湖南往往以政治强省自傲,以农业大省自喜,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向神州大地的时候,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卷起千堆雪”的时候,湖南人仍然沉醉在“无湘不成军”的旧有辉煌当中,陶醉于“鱼米之乡”的小农梦境中,由此导致湖南改革开放的相对滞后,背上了“农业大省、财政弱省、政治大省、经济弱省”的沉重心理负担。

  天天高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可当牢笼打开时却仍然坐着不动,甚至叫嚷“凭什么要让我出去!”

  “与时俱进”就是跟着趋势走。然而,当趋势和机遇来临的时候,非但不主动把握,甚至抱怨和抵抗。

  “开拓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却总要等到多数人成功后才去尝试,孰不知良机错过永不再来。

  固步自封何有思想解放?中部强省过去的荣光,比东不足,比西有余的心态让我们抱着“不靠前,不靠后,骑着毛驴居中游”的思想,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穿新鞋,走老路”。无所事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也不撞的也不乏其人,萎靡不振、疲沓应付、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甚至推也推不动。

  不思进取何言思想解放?农业强省,“湖广熟,天下足”的迷梦让我们小农经济意识浓厚,思想保守,习惯于沿用老经验、旧做法;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缺乏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因循守旧何谈思想解放?探讨湖南发展的问题,总有人摇头说,湖南的位置没有生好,是一个出政治人,搞军事的好地,却不是一个搞经济的沃土。其实,湖南的发展问题不仅仅在于地域的封闭,而在于思想的封闭。思想封闭让我们具有一种保守求稳的心态,满足常速,而不敢超越。求稳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四平八稳走官步,只能跟着人家的屁股走。

  落后使我们痛苦,但也使我们更加清醒。

  1995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苏、浙、皖、赣、闽、桂、滇、黔、吉、黑等12个省区学习考察,回来后,认真进行了反思,还写了本《走出湖南看湖南》的内刊供领导干部学习。在这本书中,大量的资料最后汇总出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我省与兄弟省份的差距,表现形式在经济上,根子在观念上”,“这种差距集中反映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办法措施、领导方式显得很不适应。或者说思想观念还转变的不早、不快、不彻底”。

  湖南与珠江三角洲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差距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表现形式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而其实质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13年前湖南人得出的结论,在13年后的今天,仍然发人深省。要缩小湖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我们就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来创造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湖湘文化不仅有勇气、热血和荣誉的一面,更有经世致用、实践和实干的一面。我们不仅要敢于冲破因循守旧,解放思想,还要善于发扬优秀传统,解放思想,要把解放思想落实在敢闯敢冒、敢为人先、开拓奋进上,落实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落实在经济市场化和效益最大化上,落实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上。

  二、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喝彩

  

  时光倒流到1978年5月11日,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位普通讲师胡福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普普通通,但文章的效果却如寂静池塘中扔进的一块巨石,在全国引起了轰然反响,胡福明成为当时敢吃螃蟹的第一位出头勇士。文章一发表,立即在全国引起了一场关于“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具有敢为天下先的血性与勇气,方能推动历史前进。俱往矣,看今朝,湖南人历来有敢为人先的豪气,有肩担天下的勇气,有敢闯敢干的血性,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又岂能甘居人后。在改革大潮中,湖南也造就了不少敢为天下先、敢吃螃蟹的典型,可以作为今天湖南思想解放的一面镜子。

  时间又回到2008年的初秋。浏阳河依然静静地向远方流淌。下班的人们、川流的小车和彩色的巴士让湖南广电集团的大本营——金鹰影视文化城充满着勃勃生机。从远处看,阳光、河水、高楼构成的图景非常惹眼,让人产生一种盛世年华的美妙感觉。然而,这种现实的存在在十四年前却只是一个梦景。为了它的实现,电视湘军和湖南经视人就勇作了一回吃螃蟹者。

  1994年年底的湖南经济电视台从台长到员工的全员招聘事件,在湖南电视这个微澜不惊的圈子里恰似一针兴奋剂,激起的震荡在今天看来仍然让人心情澎湃,思绪翩翩。

  在事业单位铁板一块吃皇粮的那个年代,没有人不捏了一把冷汗,没有人确切知道当时的湖南电视人吃的是螃蟹还是蜘蛛,走向的是辉煌还是死亡。经视成立之初,没有人员、没有设备、没有办公场地,属于典型的“三无”企业。当时唯一给经视台的,只有100万元的资金,而对于素来有高消耗之称的电视台来说,这100万被形容为杯水车薪应该毫不为过。除此以外,经视人拥有的,就是最大的政治信任,经视的创始人们被赋以了最大限度的自由组阁权力。全员聘用制成为经视成立之初最大的特色,也是他们制胜的法宝。因为所有全体员工的生存,都与“湖南经济电视台”这7个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现在回头再看湖南经视走过的路,这种全员聘用的制度和自负盈亏的道路,正是国家提倡的走向市场的企业化道路。由此,我们现在不得不感慨湖南电视高层领军人物在那时敢吃螃蟹的勇气和高屋建翎的远见卓视。

  湖南经济电视台当时被人戏称为是“一群二、三流人办了一个不入流的非主流台”。可谁料到,她给湖南卫视、有线造成的冲击,就如将一条鲶鱼放进了一个金鱼缸,弄得“人人自危”。经视从来不按规矩出牌,这在当时一贯一团和气、暮气渐生的湖南电视圈内,显得特别刺眼而又星光四射。热热闹闹的经视荧屏看花了湖南观众的眼睛,也拨乱了包括湖南卫视老大哥在内的全国电视人的心思。

  “成立经视”、“电广上市”、“快乐大本营”、“迁都马栏山”、“频道整合”、“产业扩张”、“娱乐为王”、“超级女声”,“金鹰永久落户长沙”、收购报纸、杂志、电台和网络,一个个看似大胆而又攻势凌厉的决策证明了湖南人不相信眼泪。可以说,敢第一个吃螃蟹成为了湖南电视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动力,他们提出的种种高瞻远瞩的新思想、新观念,成为湖南广电绵绵不绝的创新源泉。

  广电的经验告诉我们,解放思想、富民强省要以敢为人先的非凡气魄作保证。时代需要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精神,需要敢于“摸着石头过河”,敢于打破坛坛罐罐,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气魄。正如小平同志所言,“干革命,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要破除四平八稳搞建设、按步就班求发展的传统习惯,摒弃讲了问题砸“牌子”,亮了家丑掉“面子”,揭了短处丢“位子”的狭隘私念。

  我们不乏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我们期待更多的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们!

  三、观念更新仍然是当务之急

  

  搞建设、谋发展,精神振奋是重点,敢闯敢试敢突破是关键,观念更新更是前提。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决定着思想解放的深度,决定着敢闯、敢干、敢试、敢为人先的力度,决定着能否正确地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程度。对于在经济舞台上逐渐失势,但血性豪情仍在的湘人而言,要在经济浪潮中再展湖湘风流,当前亟需观念更新。

  “挖根子”——由政治文化向经济文化转换。湖湘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以政治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曾几何时,“天下督抚,半出湖湘”让我们傲视天下,雄心勃勃,但曾几何时“湖南人会搞政治,不会搞经济”一度让我们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在与兄弟省份的发展差距中渐行渐远,空余惆怅。改革开放乃至市场经济以来,湖南与东部发达地区甚至与相邻的省份相比,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应该说,湖南不是没发展,也不是发展得不快,而是人家发展得比我们更好更快。面对现实,“富民强省”给了我们长立志、立大志的信心,促进了我们破除旧观念,克服旧思维的勇气,赋予了我们“挖根子”、“大跨越”的好契机。

  “换脑子”——由革命文化向建设文化转换。革命文化是政治文化的逻辑延伸,“无湘不成军”,“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湖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了一个强者的角色,但现在“湖南人会搞革命,不会搞建设”的评价也让我们喘不过气,顾虑重重。“换脑子”就是要换掉旧思想,吸收新观念,形成新思路。要坚决破除一切影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树立“我们不仅会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更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新观念。

  “落棋子”——由封闭文化向开放文化转换。湖南历来就是一个保守与激进同在的地方。倡导洋务运动与坚决反对的都是湖南人,主张维新最激进的和反对维新最强烈的也是湖南人。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私营经济的兴办,再到国有企业的改革,湖南人都是在观望中徐徐而进,步人后尘。“落棋子”就是要在湖南发展的通盘大棋上落下一颗定盘的棋子——开放。自觉地把湖南放到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去比较,放到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去思考,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审视,用更加开放的胸怀谋划新的发展思路,用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开放格局的形成。

  “定路子”——有计划文化向市场文化转换。发展经济的康庄大道在哪里,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思想轨迹下的只会玩规定动作,不会玩自选动作应当成为过去,等靠要应当成为历史。

  “动盘子”——由重农文化向重工文化转换。“湖广熟,天下足”,说明了湖南农业的重要,同时也意味着湖南曾经的发展中心。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工业是赶超的唯一和最佳选择。湖南是农业大省,也是财政弱省,在发展经济的大盘中确定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以“新型工业化”为战略性发展目标,是湖南成为农业强省、工业大省和财政强省的历史性机遇。

  “逐票子”——由崇官文化向崇商文化转换。“无湘不成军”、“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无湖南人不成衙门”,一方面说明了湖南人的军事和政治本性,血性强,好当官,擅当官;另外一方面则喻示着湖南人的耻于言利。有那么一则笑话,广东人做生意是有钱大家赚,上海人做生意是自己要赚,别人赚不赚不干己事,而湖南人做生意则是别人一定要赚,自己赚不赚无所谓。“逐票子”就是要从官本位文化向崇商文化转换,从无湘不成军向无湘不成商转换,从无湖南人不成衙门向无湖南人不成实业转换。

  “树牌子”——由军事文化向产业文化转换。能吃辣椒会打仗是湖南人的骄傲,骨子里孕育的尚武精神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转换观念、解放思想不可丢弃的法宝。商场如战场,而硝烟弥漫的经济又何尝不是波澜壮阔的战争的延续,用打仗的精神来搞经济,用不怕死的态度来搞经济,用敢闯敢干的意志来搞经济,不仅将是湖南解放思想的独特手法,更是我们在发展经济中树立的金字招牌。过去是政治上、军事上的不服输,那么在今天就应当转化为经济上的不服输,实现精神状态上、思想观念上的大转换。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气质,作为一种精神,永远遗存在湖南人的血脉中。

  “找点子”——由游击文化向集团文化转换。湖南经济的差距为什么有这么大?户户开店、村村冒烟的小农经济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排斥分工,搞小而全,万事不求人,各自为战。既然是用打仗的精神、态度和意志来搞经济,就应该放弃散兵游勇式的打游击,向大兵团、大集团作战转换。因为这无疑是产业集群、规模经济快速繁衍的时代,亦无疑是小富即安、分散作战快速倒闭的时代,要么在发展中疯狂地攻城掠地,要么在落后中悄无声息地死亡。没有中庸之道,没有半死不活,不超速发展,就只能超速落后。

  更为重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没有一劳永逸、更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深化的连续过程。像广东这样发达的省份,仍然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强调思想观念要跟上形势,作为中部内陆地区的湖南,作为有着千年积淀湖湘文化的湖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任务就更为迫切、更加繁重。

  因此——

  我们要抛弃瞻前顾后,不敢想、不敢闯、不敢干的保守思想,树立大胆创造,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我们要否定固步自封,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树立与时俱进,争创一流,加快发展的进取精神;

  我们要克服只唯书唯上、不唯实,只做“官老爷”、不善谋大事的官本位追求,强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干实事、求实效的敬业精神。

  因为——

  思想解放是当代湖南的时代诉求!

  观念更新是思想解放的基本前提!

  解放思想是湖湘文化的跨越转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贺培育 黄海))

稿源:红网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