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思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8日15:22  红网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和思想观念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正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作出的战略决策。作为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更应积极努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思潮。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为大学思潮提供方向保证、目标指引、精神支撑与道德基础。大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探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本身及其群体的特殊性:广博的知识存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思维敏捷深邃,富有创新意识,敏感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一般而言,大学思潮流行时所带来的冲击力量和裹挟作用,更易导致群动行为。因此,大学更应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思想共识。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方向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学习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教育学生,引领当代大学思潮,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批判,考察大学思潮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研究大学思潮的基本特点、本质内容、表现形式、演变规律等,划清不同大学思潮中的思想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促使大学思潮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目标指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当代大学思潮中,“科学、民主、自由、爱国”仍是主流,但“功利化、行政化”的意识也非常强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当代大学思潮,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体现的是政治思想的凝聚和导向功能。因此,我们要用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为引领大学思潮的有力事实,通过继续解放思想,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使高校广大师生更加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当代大学思潮中,淡泊名利、自强不息、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等民族精神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拥有的丰富内涵和展示的民族与时代精神境界,与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相得益彰。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大学思潮,体现的是文化形态的引导和认同功能。只有那种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才能激发出民族文化的活力,才能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2008年我国高校师生在“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中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就是最好的表现,我们应该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大力宣传。

  4.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道德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我们所要确立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一是时代风尚的旗帜。为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坚持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二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为我们在经济利益和社会生活多元多样多变的条件下规范自己的行为,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三是个人修身的根本。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修身立德,提供了共同的价值遵循。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思潮,体现了道德观念的激励和规范功能。激励的是优秀人物的示范作用,规范的是道德底线的警示作用,二者必须同时并举,缺一不可。我们要用“汶川大地震”所提供的大量事实,如英雄教师、解放军和可敬的志愿者的示范作用,“范跑跑”的警示作用,作为实践荣辱观、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最好教材。

  二、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功能

  

  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使当代大学思潮呈现出多元的格局,多种多样的大学思潮不断产生,相互交织,正确的大学思潮与错误的大学思潮相互冲突,积极的大学思潮与消极的大学思潮相互激荡,既有占主导地位的正确思想,又有居于非主导地位的思想甚至是错误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时期一元主导多样共生的大学思潮格局。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功能,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1.吸收多样化大学思潮中的积极因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命力。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大学思潮,高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长抓不懈的战略任务,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大学思潮,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思想,在多元化观念中寻求最大共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就在于它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从各种思想文化中吸取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成分,不断地正确解答时代的课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理论探讨、社会调研、校园文化等发挥作用和实现其功能。在当代多样化大学思潮中,大量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一致的主流进步思潮,应主动汲取和广泛聚合这当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激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活力。例如:创新“说教型”教育模式,加强“实践型”教育模式,努力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美感、感受道德快乐、形成道德自觉。

  2.包容多样化大学思潮中的合理因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价值和价值观系统,既突出坚持一元化指导思想,又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强归属感和向心力。只有在尊重差异中才能扩大普遍认同,只有在包容多样中才能增进思想共识。应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之中,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一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多样”的大学思潮构成了矛盾统一的整体。我们既要坚持“一元统领”、“协调有序”,也要坚持“兼容共生”、“和而不同”。对多样化的大学思潮冷静观察、辩证分析,区别层次、妥善应对。对正当利益诉求,多用解疑释惑、形势政策教育等方法进行引导;对善意监督和批评,应予以支持,并加以正确引导;对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创造,鼓励个性和特色;对学术理论问题,坚持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内外有别;对思想认识问题,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加强正面教育,做到以理服人;对政治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和意识形态渗透,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防范,坚决斗争。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引领大学思潮的根本,不断夯实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

  3.批判多样化大学思潮中的有害因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召力。当代大学思潮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先进、有益的文化与落后、腐朽的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应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功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主流进步思潮对师生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形形色色的各种思潮,如人本主义思潮、生态文化理论、人权理论、后现代主义等先后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这些当代西方思潮中的合理因素,对我们树立知识经济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人权观念、效率观念、社会均衡观念等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对此起彼伏的各种思潮决不能照单全收,而必须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坚定接班人的角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感染力,引导广大师生正确鉴别和吸收优秀有益的文化成果,摒弃颓废有害的文化垃圾,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的渗透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思潮,我们应更多地借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导向功能、育人功能、规范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传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把握当代大学思潮多变特点及其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多管齐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的渗透,让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启迪,并形成规范与习惯。

  1.针对复杂多样、正确思潮和错误思潮同时并存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主动性。当前,大学中的主流意识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清浊激荡、良莠并存的现象,存在与主旋律争夺阵地的杂噪声。例如,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所动摇,推崇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信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其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不可轻视,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我们知道,思想道德不仅要靠教育来传授,还要靠文化来滋养。要在高校师生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共识,必须重视在坚持显性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隐性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艺术地融入大学文化、环境及校园各种活动之中,使广大师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滋养滋润,从而坚持正确思潮,抵制错误倾向。

  2.针对利益主导、大学思潮与社会思潮混杂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针对性。大学虽是追求高雅、宁静的地方,但大学思潮的形成和传播同样会受社会思潮变化的影响。马克思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容易引起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关系冲突,使人们原有的利益归属、价值判断等受到冲击,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思想上的困惑,进而引发社会热点,形成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大学师生也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起伏不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在大学思潮中同样有明显表现。因此,要长期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吸引力,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孕育正确大学思潮的优良校园文化土壤,使大学思潮多以积极面引领社会思潮,而不是反被庸俗化。

  3.针对自由互动、潮来潮去时常变动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实效性。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思想交流方式的逐渐形成,大学经常显现出一种思潮取代另一种思潮,潮来潮退、潮起潮落的现象。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互联网日益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这里,人们既是思想和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发散性,使信息来源难以预测,信息内容难辨真伪,信息流向难以控制。因此,大学思潮也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和引导,必须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文关怀维度,通过运用各种形式使校园文化对大学思潮产生正面影响,并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要求,渗透校园文化,引领大学思潮。

  4.针对开放交流、国外思潮不断向国内大学思潮转化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艺术性。引导是一门艺术,大学思潮有国外舶来的,也有国内土生土长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校园文化也受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大学思潮这种转化时常同步。虽然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容易造成思想混乱的错误观点。我们要加强对当代大学思潮的研究和辨析,积极建立健全经常有效的、畅通的、制度化的对话机制,形成各种思潮的影响相互抵消的校园文化情景;培育善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思潮之间相互沟通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实现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之,要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思潮的引领作用,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性教育,带进课堂,融入校园文化,落实到教育人培养人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得到切实贯彻和充分体现。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人文关怀,保持批判力又具备开放和统摄的品格,从战略选择和策略抉择的角度,探索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和策略,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思潮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参考文献

  [1]包心鉴.积极做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工作[J].党建.2008,(3).

  [2]韩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N].光明日报.2008-5-13.

  [3]李吟.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性[N].解放军报.2008-2-19.

  [4]张传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思考[N].求是.2007,(10).

  [5]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

  [6]浙江省团校课题组.青年和社会思潮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1).

  [7]曹红霞.刍议中国当代社会思潮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稿源:红网 作者:李革 丁 红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