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核电事业大有可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5日07:15  深圳特区报

  

深圳核电事业大有可为
郑院士参加“院士行”活动。

  本报记者 张苹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超在他22楼的办公室里愉快地接受采访,讲述他来深圳以后充满阳光的幸福生活。

  言谈风趣的郑院士“妙语连珠”:以前战斗在科技一线,是运动员;后来当了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是二传手;到了深圳,主要是技术指导和培养人才,是教练员。

  这可不是一般的教练员。他带的博士后已有4位出站,全部留在深圳,成为技术骨干。

  投身核电事业,圆了年轻时的梦想

  郑院士1999年来深,现在是广东核电集团科技委主任,是集团技术决策的“脑库”。

  “您当初为什么选择来深?是有关方面‘三顾茅庐’慕名请您吗?”

  “哈哈,不是。我是‘自投罗网’,而且义无反顾。我把自己和老伴的工作关系和户口都从北京迁到深圳,可以说是不留后路。”郑院士说,他是广东人,在北方工作了30多年,退居二线后,想换换环境。

  “当时也有高等院校邀请我去,但我最后来了深圳。一是深圳重视人才,鼓励创新,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次,核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发展前景很好。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核电事业大有可为。”郑院士透露,当年曾想报考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上成。现在投身核电事业,可以说是圆了年轻时的梦想。

  一晃9年过去了,郑院士感觉在深圳工作生活非常愉快。他坚持8小时工作制,还经常加班,也不觉得累。

  年近七旬的郑院士神采奕奕。上个月,他刚飞到日本冲绳岛参加国际电机工程会议;下个月又要赶到韩国,出席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讨论能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阳光。

  来深圳后,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培养人。郑院士长期从事电力科研工作,并在高电压绝缘、高电压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防雷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以前,广东核电集团只有小规模的技术中心,现在已建起规模较大的研究院,还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近年来,郑院士密切结合我国发展核电的需求,指导博士后进行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大型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等项目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

  “能为深圳市民做点事情,是我莫大的快乐!”

  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电压技术专家,郑院士经常为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在能源、电力方面的宏观决策出谋划策。他负责和参与了多项有关我国能源、电力和核电的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了关于我国核电发展战略、特高压输电技术、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深圳市能源规划等项目的咨询研究和专家论证。

  郑院士一直在推动指导博士后进行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研究。现在,广东核电集团承担被列入这个领域的国家“863”计划,他担任课题的技术顾问。

  当深圳市政府或有关部门遇到技术难题上门求教时,郑院士的态度从来都是欣然应允、全力以赴。由于种种原因,深圳在LNG(液化天然气)管道中,有一段与大亚湾核电站核电22万伏应急电源线路铁塔的接地网靠得太近,极有可能引发燃气事故,国外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灾难性事故。这样的事故反过来又会危及核电站的安全。

  怎么办?要么线路搬家,这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要么LNG管道绕道重建,则费钱又费时,影响LNG系统的按时投运。分管市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单位想到了郑院士,寻求技术解决方案。郑院士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后,提出了同轴金属管道全屏蔽的技术措施,在靠近高电压、高电流的地方采用20米长的全屏蔽金属管道,既保证安全又便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为了保证技术措施的工程质量,郑院士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到半山坡上的工地查看。当时下着大雨,工地上都是泥,郑院士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身上都淋湿了,眼镜片也不小心掉到泥里。工人们深受感动,很快把郑院士的镜片找了回来。

  “没想到我们用的液化天然气,还有院士的一份辛劳呢。”记者感慨。

  “能为深圳市民做点事情,是我莫大的快乐!”郑院士真诚地说。

  吸引各路精英来深竞技

  “最近,深圳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1+6’文件,院士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深圳的人才环境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呢?”

  “非常好,工作做到了实处。这里边有住房解决办法、配偶就业促进办法、子女入学解决办法等等,都是很实际的问题。我的老伴已经退休了,我们有一套170多平方米的住房,两个孩子都在国外,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但是对年轻人来说,现在深圳的房价还是太高,对吸引人才过来是一个障碍。我带的一个博士后出站两年了,还买不起房子;爱人在佛山的一家媒体工作,一直是两地分居。希望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深圳是个年轻城市,大学和科研院所较少,这是客观条件。现在关键是要营造好的人才环境。打个比方,我们自己的运动员不多,但是经营好一个一流的体育场馆,建起一流的人才‘水立方’,自然会吸引各路精英前来竞技。当然,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人才的实际能力、学术水平进行严格的筛选,制定严格的可操作性的认定办法。”

  “高技能人才也非常重要”,郑院士特别提到,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上不去,与高技能人才缺乏非常有关系。

  有经验有技术的“银发人才”作用不可小觑

  “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不要把‘银发人才’排除在外。深圳真正要网罗人才,就没有必要严格地设置年龄限制。”郑院士说,从我们国家人才的年龄结构看,上个世纪60年代毕业的,都已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已经退休的老专家有很多是水平很高的,有的甚至超过我们,只是因为机遇等原因,没有当选为院士。中国工程院每两年增选一次院士,名额有限。去年增选了一次,我所在的能源与矿业学部去年只增选3名院士。工程院院士统统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千人,各地都在抢,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要把眼光拓宽,充分发挥那些广大的“银发人才”老专家的作用。

  “长三角为什么发展快,就是有一批在国防战线工作过的老专家起了技术先导作用。”郑院士认为,60多岁的老专家精力还充沛,有技术、有经验,在科技攻关的方向把握、前瞻性的课题研究、高科技项目上马的可行性研究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一定要落户深圳,工作的时间和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有规划和顶层设计。不一定要马上铺开,可以先搞一些试点,适当给予投入。比如深圳大学城的一些研究生院,就可以作为试点,建立一些国家试验室,吸引一些专家过来,既培养人,又搞研发。像台湾工业研究院,就是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创造环境吸引人才。

  “您现在的最大心愿是什么?”采访临结束前,记者问了一个采访提纲以外的问题。

  思索了片刻后,郑院士说:“我搞了一辈子电,跟电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现在已是电力大国,电力装机容量超过7亿千瓦;再过几年,就有可能超过美国了。但中国还不是电力强国,因为高端电力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核电也如此。我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成为电力强国、核电强国!”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院士简介

  郑健超,男,汉族,广东中山市人,生于1939年10月,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高电压技术专家,现任中国广东核电集团高级顾问、科技委主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核电专家组成员,深圳市政府高级科技顾问,中山市科协名誉主席。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兼职教授。

  他是我国第一台户外式6000千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曾获1984年、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先后主持了长征-3号运载火箭、神州运载火箭及发射场的防雷安全试验研究,为保障我国航天工程的防雷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