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没拍卖过一张画的版画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9日02:56  南方日报

  著名版画家蔡迪支,近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

  蔡迪支是广东美术界元老级人物、广东美术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画家、广东画院的筹建者之一。

  “蔡老的去世,几乎标志着广东老一辈画家一个时代的远去。”广东画院院长、省美协主席许钦松说,蔡迪支的作品、人品,值得美术界后辈缅怀。

  昨天,记者来到蔡老女儿家中,遗像前香火燃起缕缕青烟,在老人慈祥的“笑容”里,大女儿蔡月迟回忆起父亲的生前点滴。

  筹建广东画院被骂得要流泪

  蔡迪支成名较早,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蔡迪支响应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手持刻刀创作了一批影响广泛的作品。蔡月迟回忆说,当时蔡迪支创作的《桂林紧急疏散》复印3000份,在他1937年的桂林个展上被争购一空。这幅画在抗战时期还传到了日本,引发了日本国内当时侵略派的反感、痛斥。

  建国后,蔡迪支回到广东在《南方日报》做记者,“父亲当时背着一台黑白120相机到处采访,还做过《南方日报》美术编辑组的负责人。”蔡月迟说。

  1954年,蔡迪支就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是建国后广东美术界的开山级人物,1959年蔡迪支专门调入广东画院筹备办公室,一心投入到广东画院的筹建之中。

  蔡月迟回忆说,为了筹建广东画院,父亲尝尽了辛酸。“文革后,为广东画院征地的工作提上日程,但是非常艰难,父亲天天都要去跑腿,让人家骂得他一个堂堂男子汉都要流泪了。当时还有人说,蔡迪支如果你能做成这件事,我就把脑袋取下来给你当凳子坐。可是父亲硬是咬着牙把广东画院建起来了!”

  1982年,占地700平方米、高8层的广东画院大楼建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家吴作人、华君武、刘开渠、刘海粟、黄胄等人参加了落成典礼,广东画院由此进入最辉煌的黄金时期。

  守着上千幅作品拒绝办回顾展

  早年因版画成名后,蔡迪支逐渐转入国画的研习之中。1979年,他参与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美术创作之中,与陈章绩、梁世雄、林丰俗等人合作了巨幅国画《广州农民讲习所》,和陈金章、陈章绩合作《枣园春色》,国画功力渐臻纯青之境,但蔡迪支一直非常低调,生前从未大张旗鼓办过展览,也从未拍卖过一张画。

  “父亲一直不拍卖画,倒是许多人向他求得作品后马上拿到市场去卖。他一直认为,画是用来欣赏、用来表达艺术境界的,而不是卖来赚钱的。”蔡月迟回忆道,“父亲最后的遗愿是要儿女们把他的作品捐给广东美术馆收藏,把自己的艺术留给下一代欣赏。”由于生前绝少卖画,蔡迪支的画室里堆满了他从艺60年来的上千幅作品,成了老人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

  蔡月迟说,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曾多次找到蔡迪支,希望能在美术馆筹划一次个人生平回顾展,但老人却推辞了。

  尽管蔡迪支的许多后辈画家如今身价惊人,但蔡迪支晚年一直靠退休工资度日。至今一家三代仍挤在广东画院20年的老宿舍里,生活非常清贫。李培刘力勤毛一竹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