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恬
电影《海角七号》的海报
台湾电影业近十余年一直处于低谷,因此圈内人有句话叫“台湾出品,必属烂片”。但一部叫《海角七号》的小成本电影,最近却引发了岛内的观影潮,很多老百姓甚至在飓风天仍往影院跑,还有“骨灰级”粉丝看了18遍。这部8月22日上映的台湾影片,在短短两个月内岛内票房超过《赤壁》、《色戒》,10月6日更突破3.2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一举打破成龙电影《警察故事3》保持了16年之久的华语片在台放映票房新纪录。
这部没有大牌导演、大牌明星的小成本电影,靠什么俘获了台湾民众的心?
小人物悲欢引共鸣
60多年前,台湾光复,日本人撤离。一名日籍男老师只身搭上了离开台湾的船只,也离开了他的台湾女友——友子。在略带伤感的音乐中,影片拉开序幕,这位日本男老师写给友子的7封信,成了贯穿全剧的主轴。60多年后,一个在台北奋斗15年铩羽而归的乐团主唱阿嘉,在继父的安排下,当起了恒春小镇的邮差,也成了这7封信的传递者。
和阿嘉一样,他身边的人都是台湾南部不起眼的小人物,过着自己喜忧参半的生活。老邮递员茂伯,弹得一手好月琴却一辈子没上过舞台;到处点头哈腰的米酒推销员马拉桑,每天面对歧视仍继续着自己的工作;有一身好功夫却只能离开精英部队到乡下当交警的警察;喜欢上老板娘却只能远远爱慕的修车房伙计;甚至来了个日本女人,都是过气的模特……无疑这些都能让观众心有戚戚,从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但影片让人振奋的地方是,每个角色虽然都卑微地活着,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执著。阿嘉最终和继父和解,并带着影片中的几个小角色拼凑了一支乐队,在当地的海滩音乐节上抚平了内心的失落。小人物们也在演出中释放了自我,体验了生命的精彩。正如台湾资深影评人王长安撰文所说,《海角七号》里的小人物之所以打动观众,是因为他们“快乐地面对生活,自在地面对歧见,宽厚地面对历史”。
而影片中的本土、日本情结也是吸引台湾观众的重要元素。影片中对白绝大部分是闽南语,还有台南小镇的特有风情,片中日本殖民台湾的历史也容易勾起台湾民众的集体记忆。另外,音乐、搞笑元素也为影片增色不少。日本老师思念友子的片断都会有温情的背景音乐烘托,而老邮递员茂伯的表情、对白经常让观众发出会心的笑声。
扁家被讽《海角七亿》
如今,《海角七号》被看作今年台湾电影金马奖评选的大热门,也已经确定代表台湾地区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导演魏德圣被誉为“亿元导演”,主演范逸臣更是片邀不断。面对台湾社会的这一集体事件,岛内舆论也在寻找影片成功的更深层原因。
台湾《联合报》就有文章称,《海角七号》说得好听是台湾民众的“心灵鸡汤”,说得不好听就是“止痛膏”。就像当年全岛因陈水扁家族贪腐而引发的红衫军大游行,两者虽形式不通,但属于同类“商品”。因为两者都是在政治狂热、对现况不满、族群关系紧绷下的“泄洪道”。当台湾民众为了自己的前领导人感到羞耻的时候,《海角七号》让台湾民众感受到了力量,相信“我们还是可以的,台湾人还是很棒的”。
《海角七号》红了以后,因联系上陈水扁家族涉嫌海外洗钱7亿元新台币,坊间马上嘲讽扁家为《海角七亿》。台湾《中央时报》评论说,《海角七亿》原本也是一部三级贫户出身的苦孩子步上成功人生的的不错的戏码,但越演到后面剧情越烂,发展到现在的歹戏拖棚,令人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