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国上将世纪战星百岁萧克昨日辞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5日14:43  金羊网-羊城晚报

  

开国上将世纪战星百岁萧克昨日辞世
萧克、刘伯承、朱德、贺龙、任弼时 (1938年摄)
开国上将世纪战星百岁萧克昨日辞世
与毛泽东握手
开国上将世纪战星百岁萧克昨日辞世
萧克遗照
开国上将世纪战星百岁萧克昨日辞世
开国上将世纪战星百岁萧克昨日辞世
战争年代戎装萧克

  据新华社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政治委员萧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同志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萧克辞世后,上世纪50年代晋升的57名开国上将中,目前只有1905年出生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吕正操仍健在。

  萧克同志简历

  萧克,当代军事家、军事教育家。湖南嘉禾人,出生于耕读人家。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萧克任红军营长、纵队参谋长、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军长。他25岁当军长,27岁奉命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29岁被正式任命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萧克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中南军区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排名为上将之首。

  晚年致力于军事学、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主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发表多篇文章。1937年他在战火纷飞中创作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经过半个世纪的波折才得以出版,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名利观

  传奇上将 淡泊功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时年授上将军衔55人,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1人。前10名上将名序排列依次是: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

  虽然萧克名列第一,但无论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萧克担任过的职务却不逊于任何一员大将。当时很多人认为按照萧克的资历和功勋授予上将军衔是委屈他了,萧克对此却很坦然,他说:“很多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都行。”并随兴谈起了一段古人佳话:东汉大将冯异是光武帝时期的开国大将,战场上,勇不可挡,功勋卓著,但他为人谦和,每到将军们聚会论功时,他都会躲到一旁的大树下,由此东汉军中都称他为“大树将军”,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不如古人吗?

  萧克曾多次被调动工作,从无怨言。1936年9月,红军总司令朱德命令萧克代替生病的王树声出任三十一军军长,攻打胡宗南部。10月20日,红军长征结束4天后,萧克正式赴任。有人背后议论“这个萧克不动脑筋,他们六军团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他放着副总指挥不当,去当军长”,萧克对此毫不理睬。至此,萧克成为极少数在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都工作过的高级将领。抗日战争开始后,萧克任八路军一二○师副师长,后来他又调任挺进军司令,实际上麾下没有多少兵马,可他照样欣然接受,干得有滋有味。 (据《党史纵览》)

  ■经典战史

  南昌起义缴敌械

  万里长征他先行

  1926年2月,萧克辞别家乡,远赴广州考上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第二期,正式走上军事道路。

  毕业后,萧克于次年3月辗转来到由叶挺任师长的十一军二十四师,成为“铁军”一员。北伐途经河南汝南时,萧克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实战。枪炮轰鸣声中,任连政治指导员的萧克毫不畏惧,协助连长指挥作战,一次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实地演练了从书本上学到的军事知识。

  1927年7月下旬,萧克随部队到达南昌。8月1日凌晨2时,南昌起义爆发,萧克所在二营任务是攻打匡庐中学的敌军。由于战斗前已将敌人情况摸清,起义军很快用火力将突围的敌人压得无法动弹,经过反复攻击,天快亮时,一个营的敌人在操场上缴枪投降。

  1934年8月7日,按照中央军委指令,时任军团长的萧克率领红六军团9758人由江西遂川横石退出湘赣根据地,率先长征,踏上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会合之途。

  到达贵州石阡县甘溪镇时,湘、桂、黔3省敌军以24个团的兵力将红六军团死死围住,先后截为4段。经过十多天的奋战,在石阡至镇远敌人的封锁线上,红六军团击溃了敌巡逻部队,占领了东去江口的路口。在当地一位老猎户的引导下,部队深夜进到一条人迹罕至的谷涧水沟,从沟底鱼贯向东突围。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不见星月,队伍在黑暗中潜行,后面的人只能把手搭在前面人的肩膀上走。不久后,远近山头上的敌人发现了红军主力的行动,然后实施南北夹击。亲自站在谷口指挥部队行动的萧克指挥掩护部队借地形进行有效阻击,使部队绝大部分在午夜冲出深谷。

  就此,红六军团主力脱离了贵州和广西、湖南敌军的围追堵截,历经80余天,转战2500多公里,于1934年10月24日与贺龙、关向应等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师,此时红六军团兵力已锐减到不足4000人。

  1935年8月下旬,中央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在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这时仍在湘鄂川黔边的红二、六军团,成为蒋介石“围剿”的主要对象。萧、贺二人率部先后粉碎了蒋介石的两次“围剿”,在湘鄂川黔交界处越打越强。

  ■军界学者

  荣获茅盾文学奖

  贺龙千金他取名

  萧克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1906年10月20日生于湖南省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父亲5兄弟中有3个是读书人出身。萧克7岁入私塾,后在嘉禾甲等师范简习所完成学业。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军队中才开始学习文化,在战争年代,高小毕业的人就被冠以“知识分子”的名头。这些将帅中,能诗善书的萧克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儒将,正像斯诺前夫人评价的那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

  萧克爱好书法,嗜书如命,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即使在长征途中,萧克也不放过诗情迸发的时刻,硝烟尚未散尽,他就在山头简陋的指挥所挥毫赋诗了。一个久历戎马的人从事文学创作,似乎不可思议,但萧克却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1985年底,萧克从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下来时,曾作诗自叹:“既感事太多,尤叹时间少。虽老不知疲,愈老愈难了。”这“难了”之事,便是将军一生所喜爱的文学创作。

  萧克在文学创作上的赫赫“战绩”,最值得称道的便是那本被作家夏衍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的《浴血罗霄》。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反映罗霄山脉红军一支小游击队伍成长历程的《浴血罗霄》,终于出版。

  1991年3月,《浴血罗霄》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之后,经夏衍等介绍,萧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将军好文,才思敏捷,曾引出过一段佳话。1935年11月,萧克和贺龙一起率部打了个胜仗,捷报传来之时,后方也传来贺夫人生下女儿的喜讯。闻讯,贺龙当即请萧克给自己的千金取名,萧克笑言:“既然是打胜仗时生的,就叫‘捷生’吧!”贺龙欣然接受。

  今天的贺捷生已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位儒将,后任军事科学院百科部部长,并于1992年7月22日获授少将军衔。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