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麦凯恩:一生曲折似变形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08:31  国际在线

  

麦凯恩:一生曲折似变形记

  11月1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在宾夕法尼亚州珀卡西的竞选集会上讲话。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将于11月4日举行。一项10月31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麦凯恩的支持者最近几周挫折感愈发强烈,而奥巴马民意支持率在多项民调中领先地位巩固。 新华社/法新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经历漫长的政治生涯,其中曲折好似一出精彩的“变形记”。

  麦凯恩出身美国海军世家,在越南战争期间被俘5年,是共和党保守派所标榜的“爱国者”。他任职联邦参议员20余年,却屡屡发表与共和党主流相左的政治见解,可谓“特立独行”。

  随着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的选战角逐日益艰难,麦凯恩再次选择“变形”:放弃自己先前涉及税收、气候变化和堕胎等选民关注议题的共和党温和派立场,回归保守派主流。

  麦凯恩立场转换背后,是选情现实变化所需。随着现任共和党人总统乔治·W·布什8年任期接近尾声,美国民众对共和党政治主张的不满渐增。麦凯恩之所以“变形”,是出于稳住选民支持目的的无奈之举,也是美国最老牌政党在新形势下找寻定位的绝望反击。

  越战俘

  麦凯恩的办公室里陈列着3页泛黄的电报纸,所含文字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麦凯恩身为越战战俘的“英勇”经历。

  在这份发于1968年9月的电报中,代表美国政府与越南方面谈判的艾夫里尔·哈里曼报告说,越方代表“黎德寿在茶歇时提到,有意将麦凯恩上将之子加入最近释放的3名飞行员之列,但遭到他本人拒绝”。

  电文所述“麦凯恩上将之子”就是如今的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他31岁赴越南作战,1967年执行飞行任务时因驾驶的战机遭击落而成为战俘。

  当麦凯恩之父可能出任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的消息传出时,越南方面确实有意释放麦凯恩,但他选择让其他狱友先行获释。

  这段经历为麦凯恩增光不少,成为他在竞选活动中宣扬共和党“爱国”价值观的最好工具。他说,因为这段经历,自己意识到“服务高于自身利益的事业”价值所在。这教会了自己,麦凯恩说,“如果你把祖国放在第一位,那一切都好办”。

  麦凯恩当年的多名狱友回忆说,这名海军上将之子在狱中表现顽强,对监狱看守毫不示弱,还与大家一起苦中作乐度过艰难时光。麦凯恩当年的狱友巴德·戴认为,那段经历磨炼了麦凯恩,“令他由铁变钢”。

  即使麦凯恩的反对者,也难以否认他性格中坚韧顽强的一面。被俘5年半之后,麦凯恩拄着拐杖获释,当时,他已经抬不起胳膊。受当年伤痛困扰,麦凯恩如今仍无法将双臂高举超过脑袋,因而举手梳头也比普通人更费气力。

  关于那段被俘时光,麦凯恩如今鲜有谈及,只说“战俘难以向没有类似经历的人说明白那种感受”。他否认那段经历是自己性格定型的转折点,称“暴脾气、冒险精神和对祖国制服的爱”是家庭遗传。

  麦凯恩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海军四星上将,是美国海军首对父子上将。青年时代的麦凯恩就读于美国海军学院,用他自己的话说,度过了“4年反抗和叛逆”时光。

  投身越南战争之前,麦凯恩已经是美国海军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执行任务时多次遭遇险情,其中既有飞机坠毁,也有航空母舰爆炸。

  回顾年轻时代的冒险经历,麦凯恩似乎不以为然,说自己总的说来活得还算顺畅。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