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孟加拉湾热带风暴北上和高原西侧低涡共同影响,从10月26日开始,隆子县突遭百年不遇的暴风雪。这场大雪下得早,来势猛,范围广,灾情重。大雪从26日19时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28日,时间长达36小时,平均积雪为57厘米,积雪最厚处达1.5米。据气象部门说,此次降雪是西藏有气象资料以来隆子县下雪最大最猛的一次;据年岁在60岁以上的老人描述,他们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未遭遇过如此大的雪灾。
连续的降雪,导致隆子县11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是山南地区受灾最为严重的县。大雪致使1600余名农牧民被困,5名牧民被冻死,近千名被冻伤;近15万头牲畜被困在冰天雪地的草场上,冻死、饿死近万头牲畜;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多处被毁,多间民房倒塌,冬播农作物被毁于一旦。据初步统计,这场百年难遇的雪灾,共为隆子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500余万元。
铺天盖地的大雪使隆子全县交通受阻,电力中断,供水停止,隆子县一夜间成了一座“孤城”!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常德市第五批五名援藏干部凭借丰富的工作阅历,快速反应,迅速出击,不顾自身安危冲锋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谱写了一曲曲“藏汉一家亲,同心抗雪灾”的赞歌。
县委书记华学健同志在雪灾发生后,七天七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上过一顿热饭。他不顾道路险阻,第一时间奔赴重灾区察看灾情,并多次连夜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救灾工作,有序指挥抗雪救灾工作全面展开,体现出了一个县委书记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在灾区察看灾情时,他仔细向乡村干部了解受灾与自救情况,不厌其烦地问:“村里有多少人在山上放牧?有多少牲畜?有没有消息?有没有被冻伤的群众?……”,并反复叮嘱:“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搜救被困群众,一定要确保被困群众的生命安全”,话语里充满了对农牧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沿途路上,积雪平均厚度达60厘米,道路已经与旁边的农田、水渠合为一体,分辨不出哪是路,哪是沟。汽车在雪地里艰难的前行,不时还会被陷进雪地里。华学健同志穿着单薄的雨鞋,和工作人员一起推车、铲雪、找路……硬是在茫茫雪地里刨出了一条通往热荣乡政府的“路”。当他看到一名群众的拖拉机被陷在雪里无法前行,便主动停车下来帮助群众推车,硬是靠人力把一台被困了3个小时的拖拉机推行了100米。当他在路上看到四名村妇冒着风雪徒步前往扎西康沟寻找被困亲人时,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车让出来送她们,自己却徒步赶往指挥部。七天来,华学健同志风里来,雪里去,强烈的雪光把他的脸严重灼伤,连日的奔波劳累使整个人消瘦了一圈,但他没有任何懈怠和怨言,仍旧不知疲倦地忙碌着、辛苦着……
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夏业清同志是全县第一个抗雪救灾前线指挥部的指挥长。从28日开始,他冒着严寒驻扎在灾情最严重的热荣乡坐阵指挥抗雪救灾工作,经常是一天都喝不上一口热水,连续7天没有吃上一顿米饭,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全是冻伤,但群众的安危让他忘却了所有的伤痛,强烈的责任心推动他义无反顾地前行。为了尽快打通解救被困群众的“生命线”,他不顾生命危险亲自率兵深入到雪山深处开路,使正常情况下要3天才能打通的路仅用一天就可以通车。当他得知有7名牧民和1000多头牲畜被大雪围困在阿涡夺方向牧场的紧急情况后,他立即召开前线指挥部紧急会议,研究营救事宜,并带领武警官兵、公安、医院、农牧等部门人员和当地群众30人前往搜救。途中,一行人克服山路雪厚、陡峭难行、随时有暴风雪和雪崩等危险,成功解救了7名被困牧民,安全转移1000多头被困牲畜。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张海卿同志在主持开展的公选工作还未结束时,便匆匆赶到救灾办公室加班加点汇总上报抗灾救灾情况,同时还深入到灾区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全县抗救灾工作提供了最新、最权威的资料。灾情发生的7天来,他没有回去吃过一顿午饭,从未在凌晨两点前睡过觉,“风雪夜归人”成了他真实的写照。
副县长何书元同志亲自调派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赶赴灾区,并积极与上级卫生部门联系,争取到多支上级救灾医疗队和大批救灾药品,为受灾群众开通了一条条生命之路。在他和救灾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救治了400多名受伤群众。
建设局长罗永慧同志组织成立了义务服务队,带着柴禾来到被困群众下山点,熬出一锅锅姜汤、生出一堆堆旺火为群众驱寒取暖,在暖了受灾群众身体的同时也暖了他们的心,更加增强了农牧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感激。
在全力以赴参与救灾的同时,援藏干部们还不忘为受灾群众奉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捐出了5000元物资帮助受困群众度过难关。
正是在援藏干部的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下,隆子县各族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参与抗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被困的1623名农牧民群众中除5人死亡外,其余已全部解困,安全转移牲畜136541头,救治受伤群众626人,修复受损电力线路76公里,疏通县乡村公路4处,使全县的水、电、路迅速得到了恢复,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县抗雪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稿源:红网 作者:文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