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店铺变变变 老土变时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4:17  金羊网-羊城晚报

  

店铺变变变老土变时尚
现在的理发店不叫理发店,叫“发型工作室”、“发型屋”…… 本报记者 邓勃 摄
店铺变变变老土变时尚
老式理发店已难觅踪影,小图为老式理发工具
店铺变变变老土变时尚

  ■身边卅年

  本报记者 李晓莉

  恩宁路的拆迁,让广州的老街坊不禁有些伤感地回望着那一家又一家老铺的身影,手工铜器店走了,“斗木佬”走了,猪鬃牙刷走了,“伯父鞋”走了……在广州,渐渐消失的老铺,不仅仅在恩宁路上———

  米铺渐渐消失

  “当铺多过米铺”、“金铺多过米铺”、“药材铺多过米铺”……这样的俗语,老广们都耳熟能详,在这里,“米铺”可是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成为所有对比的标准。显然,米铺(粮店)对于广州人而言,就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想当年,我们还要粮票买东西的时候,米铺或者粮油店遍布小街小巷,”五十多岁的周阿姨,便是当年粮店里的一名员工,“那时候,在粮店工作是很自豪的事情,因为我在粮店工作,很多亲戚朋友还特意托我帮忙买米买油。”

  只是,国营粮店渐渐地消失了,周阿姨所在的粮店,渐渐扩充为杂货铺,“油盐酱醋是保留项目,还加上卷纸啊、拖鞋啊、饼干零食什么的,连猫粮狗粮我们也卖了。”只可惜,这样的店铺,依然无法维持下去,四年前,位于竹丝岗里的这家粮店不得不结业,把这个靠近民居区的好铺位,租给了一家私人经营的杂货铺。

  旧理发店难觅踪影

  现在,依然寻找“理发店”剪头发的人,估计都已经超过五十岁了。在他们的眼里,理发店就意味着一面大大的镜子、一张黑色或者棕色的大皮椅,一个老师傅,拿着简单的推子或者剪刀,咔嚓咔嚓几下,搞定,冲洗过后,三块五块便结账。

  可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理发店”渐渐抵挡不住“发廊”的竞争,简单的画面,变成了热闹的情景:在发廊里,年轻的服务员不但用带着香味的洗发水给你按摩头部,还有年轻的发型师,一边眉飞色舞地哼着流行曲,一边忙着烫、染发。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发廊”甚至成为色情行业的代名词之一,“发廊妹”成了性服务工作者。于是,“发廊”这个名称也日渐衰落了。“发型工作室”、“发型屋”等更为积极正面店铺出现,甚至有的店,连“发”字也不带了,以一个奇特的名字吸引客人。只是,他们的收费是理发店不能同比的:烫一个头发的费用至少是老店的三四倍。

  理发行业依然如火如荼,染着奇特颜色、剪着奇特发型的发型师,依然是时尚的创造者,当年的“理发店”,没落于偏僻的巷尾或者上了年纪的老街中,越走越远。

  照相馆摇身变影楼

  跟现在的年轻人说起当年的“照相馆”,似乎是一件非常有代沟的事情。80后、90后的一代,几乎人手一部数码相机、电脑,甚至打印机,他们似乎不能理解为什么有这样的店铺存在。

  “当年,我们的结婚照、证件照以及家庭照,都要去照相馆拍,当时的背景,几乎大同小异,”家住天河的李先生已经快60岁了,却把当年的照片保存得好好的:“在照相馆拍照片,凡是夫妻,几乎都是侧身并肩站立着,最多微笑一下,大家都不敢有什么亲密动作,背景几乎都是一个一眼就看出来的假花窗,花窗还贴着一些风景画。摄影师是用海鸥相机拍的,那个闪光灯一闪,我们眼睛几乎都花了。”

  照相馆很受欢迎,因为当时的相机太贵,一般市民买不起,而且相机很专业,不是一般的市民会使用。可是,到了80年代,操作简单的用胶卷底片的相机———当时被市民们亲切地称呼为“傻瓜机”———开始走入家庭,照相馆便不得不开始求变了:一部分变成胶片冲洗店,还保留着拍证件照片的功能;一部分变成婚纱影楼,不但拍照,还提供服饰、制作相框等等。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