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世相深看
SHIXIANGSHENKAN
□小 乔
广东省医师协会最近参与的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6%的医师对执业环境不满意,越来越多的医生感叹“医生难当”。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曾广辉认为:“医患关系改善靠双方,而从广大医师的角度出发,应当加强对医师的人文医学培训。”(11月19日《羊城晚报》)
医师、教师,曾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如今却日见其光辉的黯淡。师生矛盾、医患矛盾,已成为社会突出的两大矛盾。令人宽慰的是,作为社会精英人士的教师、医师,已经意识到其中自身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开始了自我反思与救赎。
药物与技术是现代医学两大主要临床手段,然而,新药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却并没有给医学带来实质进步;市场化使医生、医疗机构的收入大幅提高,却也让现代医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异化”的质疑。技术化、市场化的绝对化,不可避免的是人文价值的偏离,是提升患者满意度、信任度的“致命因素”,也正是当下医学面临的人文困境。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对医德之“精”与“诚”、医者之“应为”与“不能为”都有细致的规定,如今之习医者有多少人读过此文,又有几人能身体力行之?当越来越多的医者无视此“精诚”之心,或“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或“恃己所长,经略财物”,而丧失了人文境界的追求,医学在人心中的那种“先天的美丽”,就难免变为“文明的野蛮”。
过度治疗即是典型的非人文恶性现象。简单的阑尾炎病人,也被送进了ICU,甚至孕妇生完小孩也要在ICU里住上一天,有医院甚至下死命令,不允许医生开黑白B超,要全部用彩超。大处方、大检查、抗生素滥用、手术滥用,已经相当普遍与严重。尤其是形形色色的现代病,其罪魁祸首乃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难以排解的情绪郁闷、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等,对此,任何高科技的生物药物都显得治标不治本,除了环境治理等“社会药物”外,需要越来越多的医者能提供有效的“心灵药物”。正是在此意义上说,现代的好医生,必须懂得人情世故,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解开患者的心结,能够回归于传统医学以“整体人”为本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