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精神病医院的前身原是110年前建立的“芳村惠爱医癫院” 从当初的一个医生发展到现在的9个专科 昔日“囚笼医院”已成历史
110年前的今天(1898年), “芳村惠爱医癫院”成立,它是广州精神病医院的前身,也是中国首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当时仅有一个医生和两个病人,没有任何治疗精神病的药物,病房犹如囚笼。及至刚解放的时候,全院也只有两个医生。现在,广州精神病医院发展为9个专科。大部分病房拆除了铁窗铁门,昔日“囚笼医院”,如今已成历史。
文/记者雷坤 通讯员伍展虹摄影/记者骆昌威
日前,记者走进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了解该院110年的发展过程。
建院之初:贵妇跑来看稀奇
“芳村惠爱医癫院成立之前,中国没有专为精神病人服务的医疗机构,人们不知道精神病是一种疾病,而认为是邪气、冤孽所致。”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副院长李洁说,有些病人发作时又唱又跳、神志失常,其村人还以为是神鬼附体,对之顶礼膜拜,或者当作是妖魔附体,动不动就用符咒驱邪消灾。“那时还有贵妇人专门到精神病院来,就像参观动物园一样,把精神病人当西洋景看!”
开业时,医院只有一个医生,即创立者美国传教士嘉约翰。而在开业第一天,只收了1男1女两个病人,其中男病人被家人用铁链拴在大石上三年,已丧失走路能力,而女病人入院前也一直被家人用铁链拴在一间小茅屋内。其实,成立的第一年也总共只有11个住院患者。医生和患者住在一栋小楼中,常有病人游荡到医生的房间来。
1930年以前:治疗没有特效药
“早期的精神病医院,到处是铁窗。说得不好听一点,就和牢房差不多。”李洁说,西方社会把精神病当作一个学科来看待也还不到百年的时间。
更糟糕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全世界都没有发明出任何可以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患者躁狂发作的时候,会丧失神志,动手伤人,甚至自伤自残。一碰到这种民间所谓的“武疯子”,医生和护士只好准备好铁笼状的罩子及约束椅,以禁锢病人的肢体,有时甚至干脆用铁链把病人绑在水泥地或铁门铁窗上。
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医学界才发明了几种治疗躁狂发作的办法:“电休克疗法”、“胰岛素治疗”以及“水疗”。这几种方法虽然比捆绑更有效,但也可能给人体带来比较大的损害。
比如“胰岛素治疗”,其实是通过注射胰岛素,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低血糖昏迷,但这对人体是有害的,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早期的“水疗”则更像是“水牢”。只有“电休克疗法”的副作用小一些,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当然其技术已有很大的改进。李洁介绍说,电流通过大脑的某些区域,人工诱发癫痫,让癫狂病人瞬间昏迷过去。早期的“电休克疗法”会引发患者抽搐,但现在已经不会了。
上世纪50年代以后,氯丙嗪等药物的诞生,一系列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相继问世,治疗精神病的时代终于开启了。
改革开放后:倡导人性化治疗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广州精神病医院飞速发展。”李洁说。当年用来暂时限制狂暴患者的铁笼已经成为历史陈迹,病房拆除了铁窗,而代之以钢化玻璃。护理人员每15分钟在病区巡回一次,“精神病患者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意外伤害,为此,以前洗澡时没有单间的。现在,一方面加上门闩保护患者隐私,另一方面在病人洗澡时让护工在旁边保护,越来越人性化!”
与此同时,精神病分科越来越细,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音乐治疗、绘画治疗乃至游戏治疗、园艺治疗等,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慢性精神病患者,在治疗稳定之后,则提倡社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