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让希望小学只留下一声叹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00:28  红网

  在湖北省长阳、嘉鱼、大悟等地,大量希望小学被废弃,甚至沦为猪圈、鸭圈,很多希望小学只用了三五年便遭废弃。其中长阳县当年建起了数十所希望小学,而今正常使用的还有9所。(11月28日《法制周报》)

  昔日“希望”四处开花,今日大部分“希望”却已凋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长阳只是一个缩影。资料显示,1985年全国农村小学有83万所,2007年已撤并至34万所。这其中,包括了大量希望小学。今时校园的冷清对接着彼时朗朗的读书声,让人徒增许多感慨。当校舍沦为猪圈鸭圈,除了会让当年兴建学校的爱心人士倍感苦涩之外,给公众的也不该只是一声叹息。

  当年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全民办教育,村村办小学,当时的出发点是保证适龄孩子“人人有书读,个个有学上”。这个唤起全社会大力发展教育的出发点不能说不好,在特殊的历史客观条件下,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而也正是这样价值指向,为我们今日探寻希望小学命运之途提供了一个基点。撇开盲目的观望和痛斥,应该承认,当下大批村办小学遭废弃,一方面可谓是教育缺乏必要的科学规划布局所致,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村办小学持续存在,生源、教学质量等等是关键因素。以长阳县为例,全县有440个村级单位(含居委会),到2001年合村并组后,只有154个了,而小学适龄儿童也从当初的5万余人,减少到现在的18000人左右。当年长阳县有513所小学,现在已调整到99所。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近年来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回落,外出打工人员增多,适龄上学儿童自然大量减少。此外,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合乡并村,学校也会随之相应调整,加上经济条件的改善,群众渴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生源必然会更加集中,有的甚至会选择去县城的学校寄宿读书。

  以此观之,大批希望小学、村办小学的废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村社会变迁的一个剪影。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农村人口流动加大,并日益向资源富庶、生活便捷地区集中,孩子受教育的选择自然随之发生变化:诉求于能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去环境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学生的大量流失,必然促使希望小学出现空置。因此,换一个角度,希望小学的命运流变或也昭示了农村文明的进程。它们的废弃,未必全是坏事。

  但作为农村教育发展史中的重要历史部分,希望小学早已具有标本意义,在既往的遗憾面前,我们仍然不可就此终止对其作更为广阔的反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从来都需要长远的规划,与人口的年龄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等等作出有效的对接。不仅是三两年,而八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学校布局、生源状况、师资力量等等会有怎样的变化,都应在教育部门的通盘考虑之内,以真正地科学地、可持续地发展。善待那些用来建希望小学的“爱心款”、各种教育发展资金,将那些遭废弃的校舍再度合理利用起来,是公众的呼吁,更是地方政府对教育作出弥补、彰显责任的方式。在今天,避免盲目地建校和撤校,既是对教育财富的爱护,也是对教育事业的尊重。

稿源:红网 作者:刘永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