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九成感染者为新莞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04: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章练辉)今天是第21个艾滋病日,记者从东莞市卫生部门获悉,自从1990年有统计以来,东莞市累计的艾滋病感染者已接近2000例,而目前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已经超过1600名,位居广东省第5位。其中,九成感染者为外地来莞人员,男性占了将近八成。

  已建11个艾滋病监测哨点

  11月29日,东莞市疾控中心等有关卫生部门在旗峰公园向市民派发避孕套和艾滋病宣传单等,以加强市民对艾滋病的了解和预防知识。

  据东莞市相关卫生部门统计,截至今年9月30日,东莞市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已经超过1600名,数量在全省排第五。

  据介绍,从2001年开始,东莞市的艾滋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2002年首次发现母婴传播感染,2003年首次在对暗娼的监测中检出HIV(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阳性,而监测到的吸毒人群的感染率连续多年超过5%,艾滋病疫情迅速由吸毒者、职业供血员等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目前,东莞市疾控中心已在东莞设立了11个艾滋病监测哨点,主要分布在医院性病门诊、戒毒所、看守所以及一些娱乐服务场所。

  今年,该中心对戒毒所2000多名吸毒人员、看守所3000多名羁押人员、收容教养所200多名收教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时,共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0多例。

  宣传预防常识效果显著

  从目前东莞市卫生部门统计的艾滋病感染者来看,将近八成的艾滋病感染者是男性;感染者也集中在15~39岁这个年龄段,此年龄段的青壮年共占了东莞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八成以上。

  另外,东莞的外来人口众多,由于流动性大、卫生预防知识薄弱等原因,造成艾滋病在新莞人群体中高发,据有关统计,东莞九成的艾滋病感染者均是新莞人。这些外地户籍的新莞人,经常变更暂住地址以及联系电话,增加了疾控部门的监测难度。

  早在去年,东莞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就成立了高危人群干预队伍(简称高干队),工作人员除了对日常艾滋病感染者的病情进行监控外,还定时、不定时到沐足、桑拿等艾滋病高危休闲娱乐场开讲座,向这些场所的有关服务员宣讲预防艾滋病的常识,并派发避孕套、预防手册等。将日常预防常识等送入高危人群的干预做法效果很明显。目前东莞艾滋病感染者报告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

  吸毒和性传播成主要感染途径

  根据东莞市传染病监测的相关报告显示,今年9月份,东莞全市共报告HIV感染者34例,艾滋病病人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报告的感染途径中注射毒品传播17例,性行为传播有16例,血液传播3例,剩下的则为其他传播途径的感染者。

  总体来说,超过一半的感染HIV病毒者是静脉吸毒者,达到60%左右。而近年来性传播途径感染比例逐渐升高,接近30%,其余为母婴感染和不明原因感染。

  目前,孕产妇感染呈现上升趋势。自从去年东莞市妇幼保健院首次为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实行免费艾滋病母婴阻断手术,并帮其诞生下一名女婴以来,到目前为止,东莞进行母婴阻断的“艾滋妈妈”已经接近10名。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