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韩王陵沉积战国烟尘”系列之三 韩国间谍令秦川尽成沃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07:11  大河网-大河报

  

“韩王陵沉积战国烟尘”系列之三 韩国间谍令秦川尽成沃野
□首席记者姚伟文图

  不夸张地说,古代盗墓的危险性,远远高于现在下小煤窑。同样是地下作业,盗墓贼鬼鬼祟祟、行动匆忙,防护措施可能连现在的小煤窑都不如。更何况,盗墓还面临其他风险,大墓往往积石积炭,暗藏杀机;同时下墓的盗墓贼还面临另一种风险:宝贝送上去后,上边的同伙封闭洞口,将其闷杀,以独吞赃物。

  新郑胡庄韩王陵发掘过程中,别的还没见着,就发现了一具盗墓贼的尸骨,那尸骨蜷在土层中,扭曲变形,可以想见其死亡时之悲惨。

  虽然如此,神秘的王陵仍令盗墓者前赴后继。国王和王后的墓穴中,分别发现四个和八个盗洞,陪葬文物几乎被悉数盗走。主持发掘胡庄大墓的马俊才先生告诉我们,墓中棺椁的盖儿都被掀到一边了,说明这墓被盗很早,从发现的盗墓工具和盗墓贼使用的饭碗看,在战国末年,就有盗墓贼对这座王陵下手了。据马先生推断,那时这个王陵建成仅十多年。

  由于还没有发现带有铭文的器物,不能绝对肯定该墓的主人,但根据发现的种种残片和该墓的方位,马先生认为这是韩国桓惠王及王后的墓。

  在这次发掘中,马俊才遇到了“老相识”。2002年前后,他曾在新郑市区主持发掘一处战国晚期的制陶遗址,那是一处韩国的“官营建材厂”,规模大,设施令现代人意外,“车间”有地板,有下水道。筒板瓦上,都钤刻了工匠的姓氏图章,当时马俊才还专门收集研究了这些姓氏,有三四十个之多。此次发掘这座大墓,马俊才又看到了钤刻姓氏图章的筒板瓦,其姓氏与那个“官营建材厂”所见略同,显然,那个建材厂的产品,用到了这个大墓的陵寝建筑上。马先生由此推断,这是韩桓惠王及王后陵墓。

  桓惠王在位达34年之久,公元前239年死去,他儿子韩王安仅在位九年,韩国就被秦国灭掉,韩王安被秦军俘虏,不知所终。因此可以推断,胡庄大墓,是末代韩王为其父母营造的。而在韩国灭亡后,盗墓贼很快就对这陵墓下了手。

  如果胡庄大墓的主人果真是韩桓惠王,那战国末年的很多事情就都与这座大墓有关了。这位韩王生前被秦国打得愁眉不展,告别人世时,一定会将无尽的无奈和哀怨带进了这座陵墓。

  桓惠王最有名的举动,是派遣“水利工程师”郑国前往秦国做间谍,建议并帮助秦国兴修大型水利工程,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郑国渠。

  郑国渠与新郑地形

  新郑与关中相距遥遥,其地形地势与远在关中的郑国渠有啥关系?原先我也认为没有什么关系,也不可能有什么关系。为写这篇稿子,我查看了不少资料,惊奇地发现两者之间不仅有关系,而且很密切。

  关中平原位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东起潼关,西至宝鸡,长约300公里,最宽处100公里,最窄处仅20公里,至宝鸡逐渐闭合为峡谷。这块形似“新月”的盆地,因处于函谷关与大散关之间,被称为“关中”,也叫“八百里秦川”。

  秦川的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如今的水利专家说,郑国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以泾水为水源,使干渠沿北面山脚,也就是平原北缘较高的位置向东伸展,然后穿凿支渠南下,形成自流灌溉系统,浇灌南边大面积的农田。这个设计精巧而合理,需要很高的测量水平和水文知识,在当时的秦国,没有人具备这样的水准。

  在查看新郑简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与关中平原相似的地形地势:“新郑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其实不仅新郑,郑州地区的地势也如此,整个中国的地势也大抵如此。而在郑韩故地,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这一地形特点。在胡庄韩王陵的南边,南水北调工程还遭遇了唐户遗址,考古工作者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排水系统,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势,那可是八九千年前的东西!

  当然,那个排水系统规模不大,只需按照经验挖掘就行,到了郑国时期,人们已逐渐掌握了测量技术,可以在面积广阔的土地上兴建排水灌溉系统。郑国子产率先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按亩征税,正式宣告“井田制”的终结。子产进行的政治改革,叫做“作封洫”,这个词的一个含义,就是打破井田限制,在田野中因地势开挖沟渠,使涝能排水,旱能灌溉。

  “作封洫”影响巨大,在当时堪称一场农业大变革,郑国的水利事业,当因此蓬勃兴起,新技术新工具应社会需要不断出现,著名的灌溉机械桔槔就是一例。桔槔结构简单:竖立的架子上加一根细长的杠杆,架子作为支点,杠杆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水桶打满水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能轻易把水提至水渠中。这种原始的汲水机械巧妙实用,在上个世纪前半叶,新郑农民仍在使用,俗名为“窝杆”。据说这个机械的发明者,是与子产同时而稍晚的邓析。邓析擅长法律论辩,被称为中国讼师鼻祖,此人年轻时就“好为智巧”,十分聪明。当时农民灌溉,以瓮从井中取水,倒入水渠或直接浇灌,效率低下。经长期观察思考,邓析发明了桔槔,使灌溉效率大为提高,过去五个农民一天仅能浇一畦地,使用桔槔,一天可浇百畦地。

  根据史书记载,邓析路过卫国、子贡南游楚国时,都曾教农民使用这种机械。子贡南游楚国,见一老人抱瓮入井出灌,上前说道:“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老人“仰而视之曰:‘奈何?’”子贡说:“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沃汤,其名为槔。”可见,这种机械在当时逐渐推广开来。联系子产“作封洫”的改革,不难看出,这种汲水工具,当是作为自流灌溉水渠的配套设置使用。

  韩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和水利技术难以查考,但却出了个著名的水工“郑国”,从他设计、兴建郑国渠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准,可以推知当时韩国水利事业的发达程度。以今天的眼光看,郑国渠工程之浩大、测量之精准、设计之合理、渠首建造之巧妙,仍称巧夺天工。

  在西高东低的郑韩地面上,人们探索了不知几百几千年,在丰富的农业实践中,经验一点点累积,智慧一点点汇聚,水利知识和技术渐成蔚然大观,而郑国,正是这块土地水利智慧的集大成者。

  但郑国是韩国人,他为何替秦人设计、兴修实效非凡的水利工程?当时国家民族的观念尚未形成,各国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一般来说,韩国人去秦国发展也很正常,就像现如今很多人去美国一样。但郑国却有着不同的背景,他是一位间谍,是接受韩桓惠王指令前去秦国的,他的任务,不是收集情报,也不是暗杀破坏,韩王给他的使命,就是去兴建这条后世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

  韩王疯了?为何派间谍去帮助秦国,令秦国更加强大?这个韩王,就是长眠在胡庄大墓中的桓惠王,他当初是怎么想的呢?

  桓惠王缘何派间谍?

  桓惠王是位不幸的国王,他生前有太多的麻烦和无奈。

  韩国前期,昭侯重用申不害变法,使国力一度强盛,但申不害的“术治”,并没有为韩国打下长期发展的基础。后来历代韩国国君多平庸之辈,不能变革图强,国力日渐衰弱。而在列强争雄的战国时代,韩国的地理位置可说非常不好。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楚和秦等强国包围,强大的时候也几乎没有发展空间,一旦衰弱,却因身处四战之地,不得不一次次卷入战争,“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不是郑韩好战,而是其地理位置使然。若干年后,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胜出,带着人马屯扎在洛阳,他的手下基本都是山东(崤山以东)人,都认为应该定都洛阳,只有一个叫刘敬的人建议定都关中。在历史的这个紧要关头,昔日的韩国人张良一番话定了大局,让刘邦“即日起驾,西都关中”。张良的话主要意思:洛阳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国也”;而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这是后话不提。个人认为,洛阳人不要埋怨张良,作为一个韩国人,他深知身处四战之地的苦楚。

  历史上,申不害的“术治”如过眼烟云,而商鞅的“法治”却取得了坚如磐石的效果,为秦国奠定强大的根基。后来历代国君坚守法治,选贤任能,使秦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向东称霸,愈来愈衰弱的近邻韩国,不幸首当其冲,成为最佳攻击目标。

  秦国东侵战争的惨烈,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史书上一系列数字,令人震撼,惨不忍睹:

  前317年,秦败韩师于修鱼,斩首八万级;

  前314年被秦败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前308年~307年,秦将甘茂破韩国宜阳,斩首六万;

  前293年,韩、魏伐秦。秦白起击败魏、韩,斩首二十四万级,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韩,拔宛;前290年,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前275年,秦穰侯伐魏。韩军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

  前264年,秦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献上党与赵;

  前256年,秦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前254年,韩王入朝于秦;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荥阳,设三川郡。

  从这些数字看,大约每十年,就有五万左右的韩国将士被秦军斩首,可谓尸横遍野,景象凄惨。为了苟延残喘,韩王想尽了办法:或令太子去秦国做人质;或亲自去朝见秦王,或将无路连接的上党献给赵国

  (此举引发秦赵长平之战,战败的赵卒数十万被坑杀,秦军趁势保卫邯郸,引出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但这种种办法,都无法阻挡秦国东进的步伐。

  公元前249年,也就是桓惠王出任韩王24年的时候,秦人占领成皋、荥阳,韩国都城新郑顿时处于秦国直接威胁之下。3年后,“韩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建议并帮助秦国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在焦急无奈的桓惠王看来,这大概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水利工程往往耗费巨大,即便今天也是如此。桓惠王的如意算盘是借此“疲秦”,使之“无暇东征”,韩国因此获得喘息之机。

  郑国是极为杰出的“水工”,而当时秦国的关中平原还没有大型水利工程,桓惠王相信并期待秦国人接受郑国。

  这一年,是秦王嬴政元年,新任秦王只有13岁,大权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吕不韦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正迫切期待建功立业,取得政绩,证明自己,当年就接受了郑国的建议,开始兴建大型水渠。

  疲秦之计变强秦之策

  郑国完成了间谍使命,但桓惠王的如意算盘却完全打错。

  完工后的郑国渠给秦国带来了无尽的好处。此渠所引水源,为泥沙含量极高的泾水,“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既能灌溉,又能淤肥土地,灌区一般土地更加肥沃,盐碱地也成为良田。旱灾频仍的秦川,凭借此渠“为沃野,无凶年”,每亩地的收获达到“一钟”。“一钟”折合六石四斗,而当时黄河中游的亩产,一般为一石半。于是,灌区成为秦国的粮仓,在秦国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郑国渠居功至伟,司马迁、班固都写道:“渠就……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如果地下有知,长眠在胡庄大墓下的桓惠王当苦笑千年:历史太吊诡了!他试图削弱秦国的势力,反而使秦国更加强大,他死后九年,秦国就灭了韩国,并很快荡平诸侯,一统天下。或许他本来就是饮鸩止渴,明知有毒,却只希望苟延残喘?

  郑国渠的历史意义不止如此。这条渠首开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后历代都沿着郑国的足迹,在关中平原兴修水利设施,汉代白公渠、唐代三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水渠,都借鉴了郑国渠。而汉唐两大帝国的都城长安,就位于因郑国渠而繁荣富庶的关中平原上,两大帝国都受益于韩国人郑国,汉代民谣唱道:“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不过,现在人人称道的郑国渠,当初险些中途夭折。水渠修筑不到一半时,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他被抓进监狱,判了死罪。秦国贵族趁机挑拨,认为众多来秦国的外国人都像郑国一样包藏祸心,建议秦王尽数驱逐他们。于是秦王下达“逐客令”,数万外国人才尽在被驱逐之列。当此之际,楚国上蔡人李斯浮出水面,走上历史前台,成为时代的主角,而他的同学——韩国公子韩非,却遗憾地没有跟他演对手戏的机会。

  如果地下有知,安眠在胡庄大墓中的桓惠王当苦笑千年:历史太吊诡了!他试图削弱秦国的势力,反而使秦国更加强大,他死后九年,秦国就灭了韩国,并很快荡平诸侯、一统天下。图为发掘前的胡庄大墓。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