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治安小分子组成平安大团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07:48  法制日报

  北京社区综治委“搭台唱戏”保一方平安记事

  本报记者 李松 黄洁 本报实习生 徐伟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近日对北京市海淀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行了一个专项调研,结果显示海淀区2007年命案立案数量降到了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而今年第一季度的群众安全感,则达到了破天荒的95.9%,跃居全北京市第一名。

  对于这个第一,北京市海淀区综治办主任刘志平总结说,遍布海淀区内全部社区和绝大部分村的基层综治委是最大的功臣。

  社区综治委到底有多大神通?记者于近日走进社区探寻其中奥妙,原来社区综治委唱起了一出成员单位爱听、百姓受益的精诚团结、互帮互助戏。

   平安的事儿从不马虎

  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认知了中国,作为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所在地的奥运大厦,其后院就是地质大院第二社区。面积不大,但存在着6家彼此无隶属关系的局级单位和150家公司。在安全保卫的问题上,有的单位自己请安保人员,原则就是只管自己单位的楼,绝不“越雷池一步”,而有的单位则干脆就处于安保的真空地带。社区单位多,相互间又少配合,由此导致的社区防范资源形不成合力的问题长期影响着社区的安全和稳定。

  而社区综治委的成立彻底改变了地质大院第二社区的问题。自从社区综治委建立起来,相关的局级单位和公司全部成了综治委的成员单位,为了解决社区安保的问题,综治委组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一次又一次的召开开议,终于动员各成员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社区综治委主任李轩告诉记者,从那以后,整个社区就有了自己独立的专业巡逻队,还引进了电子巡更系统,而且以这支巡逻队为主线,再串起各单位原有的各类安保力量70余人,最终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大防范格局。“一旦出现警情或突发事件,各类安保人员彼此之间都能够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整体联动,社区治安防范能力也明显得到了增强。”

  驻地质大院第二社区内部的航遥中心的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就守着自己的那几个楼,楼外的事情一律不管,可同在一个社区,哪里有隐患都肯定会影响到整个社区的安全。“现在有了综治委,我们各个小分子凑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团队,为了一个大环境,大家很配合,有什么问题都会互相帮助,相关的难点很快就能解决,方便了我们,也让社区的百姓受到了实惠。”

   找社区综治委准没错

  社区综治委的“活儿”并非只涉及治安领域,北京市六道口第二社区的综治委主任肖丽就向记者讲起了他们帮群众要暖气的故事。

  六道口第二社区是个老社区,社区27号院的居民楼普遍存在着供暖管线老化、破裂的问题。往年冬天,居民暖气经常时有时无,还一坏就得10多天,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2007年,肖丽找到社区综治委的副主任,同时也是27号院物业公司的负责人,要求他想办法解决问题,经过协商沟通,物业公司作出了为27号院更换全部供暖管线的一揽子决定。

  换管道是个必须挨家挨户进门的事,每家都有点自己的事,房子里也都有家具,不是个容易的活儿,于是综治委找到了作为社区综治委委员的各个居民代表,由他们出面,协调帮助施工方逐户进行管道的更换工作。管道全部换完后,暖气也就正常了,居民说,还是社区综治委管用。

  以前找谁都不愿办的事,社区综治委出面,就都愿意办了,为什么?更换管道的物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我觉得自己首先是综治委的副主任,这个原因很重要。换个身份说,我作为物业方的经理,以前不愿意给小区换管道,除了资金问题,还因为这里面牵扯到市政、热力公司、城管等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挨家挨户的换管道,这难度太大了,就凭我们一家,确实不敢做啊。现在有了综治委在后面给我们协调各方,我们就敢做、也乐意做这些事了。”

  成员省心居民受益

  据了解,早在2003年,北京市崇文区就在各街道成立了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综治办,并于2005年更名为社区综治委;2005年初,丰台区在辖区所有社区均建立了社区综治委。同年8月,首都综治委决定在全北京市各社区成立综治委,截至目前,北京全市所有街、乡、镇的社区已经全部建立起了社区综治委,且部分条件好的农村也在推行基层综治组织的建设。社区综治委已经真正成为了促进基层安全的一种重要体制。

  根据有关规定,社区综治委设立了主任1名,由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而若干名副主任的名额则分配给了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民警、社区物业负责人及社区内规模较大单位的主管领导等兼任,本社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居委会及治保会干部、社区治安巡逻志愿者代表、社区单位代表以及居民代表等人士则担当综治委委员。按照刘志平的话说,社区综治委的成立就是为基层组织、社会单位、政府基层管理力量、居民群众等构建了一个沟通情况、协商解决问题的大平台。

  除了“盘子大”,社区综治委的活儿也非常的细。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综治办主任李东风告诉记者,在建立社区综治委初期,学院路街道就要求各社区综治委建立起一套包括《社区综治委工作制度》、《治安巡逻防范网络》、《警情通报及宣传情况》及《消防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交通安全责任制》等在内的一系列基础档案,就连社区内的路灯、井盖、监控探头的数量、用途、方位等都要一一进行登记。此外,这些零零碎碎的数据还要通过科学分类,形成一个涵盖重点区域、重点点位、综合防控等6大项18个小项的数据库。

  刘志平说,社区综治委最大的特点就是“搭台唱戏”,它不但吸纳驻社区内的各企事业单位作为成员单位,还吸纳了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社区综治委的副主任。“这样一来,百姓有什么难事,社区有什么难事,社区综治委都可以出面,而有了驻区各成员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参与,不但让问题沟通起来没有问题,解决起事来,还会让他们感到既省心又高效。”

  据了解,北京的基层综治委建设在全国起步较早,作为统领社区安全稳定工作的牵头机构,通过整合基层力量,延伸综合治理的触角,有效保证了各项安全稳定工作的扎实落实。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