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归”博士欧波:向“下”走同样精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11:05  南海网

  

“海归”博士欧波:向“下”走同样精彩

  他是海南省第一个获得日本“国费留学生”资格的人。

  他放弃在日本的工作与生活,决然选择回国;他放弃国内大城市优厚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到海南。

  他是海南眼科界有名的“一把刀”,他把手术当作是一种艺术,每一次都尽心去构思、创造,力求完美。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了解到欧波的经历后,却发现他是一个老爱向“下”走的人。

  欧波,海南省中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1月20日下午4点,在门诊看完病人后,欧波推开了他办公室的门。“我平时不常待在这儿,今天做了6台手术一直没回办公室,房里有点乱。”欧波一边往里走一边有些抱歉地说。

  尽管从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调到省中医院的领导岗位已经一年了,欧波还是保持着当医生的习惯:爱到病房和门诊转转。

  眼科手术做得“漂亮”

  1985年,欧波毕业后分配到海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工作。眼球是构造很精细也很娇嫩的器官,要在小小的球体上动刀子,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对手术医生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极大考验。勤奋好学,颇有手术天赋的欧波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

  1992年底,欧波和同事率先在海南开展了“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眼。这比如今的激光治疗近视眼技术要求更高,完全是靠人工执刀,用宝石刀一点一点在0.5—0.6毫米厚的角膜上切开几条放射状口子。手要特别稳,力量要均衡,否则容易把角膜切穿,导致外伤性白内障、角膜炎症等。不过,欧波的精湛技术使这些患者手术一次性全部成功。

  “我的手术做得很漂亮!”用“漂亮”一词来形容充斥着药水、鲜血和紧张气息的手术,可以想象欧波是多么热爱他的这份工作,他把它当作是一种艺术,每一次都尽心去构思、创造,力求完美。

  “手术能做和做好是两个概念。比如,以前做白内障手术切口比较大,需要把整个晶体拈出来,这样容易把后面的玻璃体带出来。如果这样,手术后看病人的瞳孔,就是个D字型,有点瘪。我做出来的手术,病人瞳孔都是的圆圆的,和正常人一样。”欧波的语气充满了工作的成就感。

  欧波的技术得到了老医生的赏识,经常有意把手术让给他做,锻炼他。“虽然我技术掌握得很快,但毕竟很年轻,有些病人不太相信我。我们当时的主任就和我一起进手术室,刚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都是他做,等病人麻醉开始起作用后,主任就给我做个手势,我们就位置互换了,由我来主刀。”欧波笑着说。

  考上日本国费留学生

  日本高昂的物价不得不让他利用假期赚钱补贴生活费。他开始在山梨日报的印刷厂打工,每周五、周六的晚上6点多去,凌晨1点多才回来。

  虽然已经成为海南眼科有名的“一把刀”,但欧波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渴望继续充电、学习。从北京医科大学进修一年回来后,他开始申报日本的国费留学生资格。“这个项目是由日本政府出资设的,一旦通过了就不用交学费,进修一年后如考上那里的硕士、博士,将继续享受免费教育。”

  经过层层的筛选,他终于获得了“通行证”。1993年,31岁的他作为日本“国费留学生”公派到日本山梨医科大学留学。他是海南省第一个获得日本“国费留学生”资格的人。

  “当时海南还没人办过这样的项目,去公安厅办理护照时,工作人员因为没见过类似的通知书,不知道它上面本来就是没有照片的,所以刚开始不给我办理。”欧波说。

  英语还有学生时代的基础,日语可是一点基础没有,如何适应在一个陌生国度的生活?

  欧波说,出国前他进行了3个月的基础日语培训,不过都是些日常用语,学的并不多。第一次过日本的海关时,他基本没听清对方讲什么。日常用语都是半桶水,何况还要听日语的专业课?于是,欧波抓紧一切机会攻克语言关,连吃饭、走路都要和日本同学挤在一起。至于专业课,更是拼命去听、去记。一年进修期结束后,欧波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并撰写日语论文了。

  过了语言关,欧波顺利考上了山梨医科大学的硕博连读,继续在日本生活4年。虽然学费不用自己交了,但高昂的物价不得不让欧波利用假期兼职,赚钱补贴生活费。通过朋友介绍,欧波开始在山梨日报的印刷厂打工,负责检查印刷的胶片是否对齐,每周五、周六的晚上6点多去,凌晨1点多才回来。

  两次选择向“下”走

  乡亲们牵着牛、牵着羊来了,硬要把自己最值钱的东西塞给他们。可他们不仅一分钱没要,还贴钱给病人买饭吃。有位琼海的老红军激动得连喊“共产党万岁”。

  1998年博士毕业后,欧波作为山梨医科大学的外国人研究员继续留在日本。此时,他差不多和普通的日本医生一样了,可以在医院做手术,还有工资拿。但仅仅过了一年,他就作出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向“下”走的选择:放弃在日本的工作,回到祖国。

  日本是发达国家,生活环境优越,一般人想去都去不了,更别说要留在那里了。而在日本待了6年,语言、生活、工作各方面都已适应的欧波,为什么选择回来?

  “那时我每年都回国探亲,每次回来祖国都有很大变化。我很想参与祖国的建设、回报祖国。我的日本导师也常告诉我,中国发展很快,以后经济实力可能会超过日本。”欧波说。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海归”还比较少,很吃香。作为一名老资格的“海归”,拥有医学博士头衔的欧波回国根本不用愁工作,很多朋友建议他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毕竟那里的医疗条件和设施都很好,可以开展一些比较先进的研究。但考虑一番后,他又做出让人吃惊的选择:回海南!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向“下”走了。

  “有过后悔吗?”

  欧波笑了笑说,“说一点没有是假的。刚回海南时,海南各方面还比较落后,但我渐渐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2000年,2001年和2003年,作为省政府组织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手术复明医疗队队长和副总队长,欧波奔赴我省10市县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主刀2000多例,最多的一天他做了38例手术!

  “海南的白内障发病率较高,在国内仅次于西藏。由于大部分农村患者没钱治病、又缺乏医疗知识,认为治不好了,所以延误了病情,因白内障致盲的病人较多。在五指山开展项目的时候,给了150个患者名额,结果居然找不到什么人。因为病人大多住在山上,眼睛都瞎了无法下山,最后是找人抬下山治的。”欧波说。

  很多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太阳的人,在欧波和他同行们的手下复明了。家庭贫穷的乡亲们牵着牛、牵着羊来了,硬要把自己最值钱的东西塞给他们。可他们不仅一分钱没要,还贴钱给病人买饭吃。有位琼海的老红军激动得连喊“共产党万岁”。

  “看到家乡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第一感觉是:我回来对了。”欧波说。

  想着还有那么多因贫困无法医治的患者,欧波坐不住了,他想到了国际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要是能邀请飞机医院来海南培训眼科医生、治疗患者就好了,这一想法得到了医院领导和省卫生厅的赞同,省政府也立即同意了他们的申请。

  经过近一年的奔走,2001年,国际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终于飞到了海口,在美兰机场停留3周,国际眼科专家免费为我省63名病人进行了手术,并培训了50名眼科医师。

  从技术权威到医院管理

  “生命有限,我想为海南眼科的后辈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

  除了热心公益活动,欧波还利用他的所学有效提升了海南的眼科治疗水平,并带领他的团队在一些新技术上填补了省内空白。

  1998年,省人民医院在全省首先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不过外地专家走后,医院却因缺乏调试设备经验,中断了该项手术。1999年欧波回院后,这项手术重新开展,并成为省人民医院的常规手术。2002年,该院又率先开展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手术。

  2007年,欧波调任省中医院副院长。从事管理工作,是一个未知的挑战。他何必自己找苦吃呢?

  “生命有限,我想为眼科的后辈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目前,海南还没有专门的眼科医院,我想在省中医院成立一个眼科中心,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他说。

  有高高山顶立,也有深深海底行。欧波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人才成长做出了另一番精彩诠释。作者: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