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长对孩子不必谈“网”色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02:13  武汉晚报

  专家教您正确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家长对孩子不必谈“网”色变

  12355阳光心理辅导团

  临床心理医生 霍云翔

家长对孩子不必谈“网”色变

  12355阳光心理辅导团

  高级心理咨询师沈鸿丽

家长对孩子不必谈“网”色变

  家长们正在专注倾听专家讲课。

  网络是洪水猛兽吗?孩子上网成瘾了怎么办?能有效预防吗?

  前日上午,本报联手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台推出的“关注孩子健康上网”大型公益互动讲座在市优抚医院如期举行,近300名家长赶来寻访预防、戒除网瘾的良方良策,场面异常火爆。

  自公益活动启动后的3天来,12355接到近500多个求助电话。前日,市优抚医院心理咨询室主任霍云翔、同济医科大学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沈鸿丽与现场的家长一起探讨预防孩子沉迷网络、戒除网瘾的良方良策;告诉家长如何在网络时代树立一个正确的“网络观”,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专家谈“网”

  12355阳光心理辅导团临床心理医生 霍云翔: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多少事情是在网络上完成的:小到购买一本书,大到参与国事讨论,直接与总理对话。网络时代已经来临,未来更是网络的天下,因此,在网络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后,隔绝网络就是隔绝生活,堵不如疏。

  孩子上网,家长如果抱着一种敌意和不理解的心态,很快就会形成水火之势,使本来就困难的亲子交流状况变得更加难堪。因此,家长们要认识到,上网是一个很正常很简单也很有必要的行为。

  诚然,网络世界的万花筒性质使得青少年容易沉迷。电视节目可以有时间段的分级,而网络资讯确实在这个方面没有很好的办法监管。这一点在引起重视的同时,需要呼吁家长陪同孩子上网、指导孩子上网、用有趣健康的网络内容来替代有可能的不良信息获取。

  12355阳光心理辅导团高级心理咨询师沈鸿丽:

  当孩子出现上网过度时,家长们先不要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孩子生活的三大区间:学校,家庭,社会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哪一个环节亮起了红灯。

  假设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的空间,同时无法正确面对困难,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感,通过上网却正好帮助他们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而在这种情境之下,我们的父母就要学会如何解读孩子求救的信号,如何解读孩子真正的需求,如何解读孩子内心的话语,只有这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才能为他们保驾护航,最终到达美好的彼岸。

  专家谈预防

  好孩子突然沉迷上网

  其实儿子患上抑郁症

  妈妈抱怨儿子是多余

  儿子转而网上寻温暖

  典型案例1:

  小鱼,17岁,独生子,重点高中优等生,从小内向文静,成绩极佳。进入高中后,小鱼时常闷闷不乐,对父母说自己不如同学好,多次表示“不想上学”,但父母均未在意。

  高三后,小鱼开始上网,迅速沉迷其中,父母多次劝阻,却遭到孩子强烈反抗。高三下学期,孩子对母亲说:“我为你们读了一辈子的书,现在我不干了,我不上学了,也不参加高考了,我要让你们后悔一辈子!”

  此后,无论父母如何打骂劝诱,小鱼都无动于衷,整天黑白颠倒地上网,并在上网过程中伴有自残行为。不让他上网就吵闹、威胁甚至直接武力对抗。

  专家解读——

  霍云翔医师:小鱼的状况比较特殊,他是典型的抑郁症外化为“上网成瘾”问题。小鱼的父母只注重儿子的学习情况,孩子没有机会参加业余活动、交朋友,孩子异常苦闷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小鱼更需要获得同龄人的认可,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情绪。但这些情绪没有得到缓解,母亲还是一味地要求他“只要你成绩考得好,一切都不在话下。”小鱼愈来愈感到愤怒,在他看来,自己只不过是父母塑造的一部“学习和考试的机器”,于是选择沉迷网络对抗父母、解除苦闷。

  目前,经过一系列的药物、家庭和心理治疗,小鱼已经正常复学,与父母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话外:霍云翔医师告诉记者,在他接触的青春期染上网瘾的孩子中,曾经是人见人爱的好学生占到了50%之多。但因无法面对青春期的现实或变化,在得不到家长的帮助下,这类孩子只好“求助”网络,因此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外化为“上网成瘾”的问题特别突出。

  早期的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都有一定的症状表现,希望广大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一味围追堵截,早一天找专业人士介入治疗,就能早一天帮助孩子脱离困境,根除网瘾的希望也就越大,这才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

  典型案例2:

  小军,15岁,重点初中学生,家中独子,父母都是工薪族。小军从小体弱多病,为了照顾他,母亲只有经常请假,工作业绩受到影响,因此时常抱怨,是儿子害得她无法升迁。

  小学6年级,小军开始逃学上网,母亲屡次苦劝打骂,均无任何效果;初一时,为了不让儿子上网,母亲不给他一分钱,他在家绝食一星期,母亲只好妥协,自此他辍学在家,每天网聊,网游。

  父母偶尔管教,他就称:“我现在很好,你们不是嫌我多余吗,我现在过得很好,不需要你们管!”母亲说得多了,他就让母亲滚出去,说:“我没有母亲!”

  专家解读——

  沈鸿丽医师:小军的案例是典型的家庭亲子关系恶劣造成的后果,孩子是最需要呵护的,当孩子感觉不到家庭、母爱的温暖,他会本能寻找其他的依靠,很容易依赖网络。

  小军母亲的长期抱怨“儿子害得她无法正常工作”等不当言论,让孩子认为父母觉得他是累赘,是多余的,造成母子关系异常疏远冷漠,因此当儿子染上网瘾时,母亲苦口婆心的规劝没有一丝亲情本该有的力量。

  话外:沈鸿丽医师在处理的大部分网瘾案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家庭亲子关系恶劣,孩子得不到家庭温暖、父母关爱而深陷网络。

  “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在很多个案中,一些父母有非常正确的教育方法,亲子关系却非常糟糕。如果亲子关系良好,父母让孩子做到十分,他就能做到十二分,不用告诉他,他会自觉去做。

  亲子关系糟糕的恶果就是,你教育的方式越正确,结果却越差。因此,要想拒网瘾困扰于门外,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最有效的盾牌。

  在与霍云翔和沈鸿丽医师交谈中,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表示,治疗网瘾的最佳时机是在网瘾初现阶段,一旦错过,治疗的难度会成倍陡增,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家长千万不要犹豫不决。

  因此,霍云翔医师强调,一旦发现孩子有抑郁症等病理性的网瘾问题,家长一定要正视问题,坦诚相见,不要遮遮掩掩,延误治疗。沈鸿丽医师则一再强调:家长要善于解读孩子的求救信号,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解除孩子的心结,把孩子从网瘾的魔爪中解救出来。

  自上月本报联手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台启动“12355关注成长”公益活动以来,有近1000名家长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上期活动中,经过筛选,10位学能问题突出、家庭较困难的儿童参加了“给孩子翅膀,爱上学习”学能培养公益训练,来自孝感的农民工子弟小全也幸运入选。

  小全今年7岁,从小发育迟缓,2岁才会说话和走路,现在读小学一年级,是班里的最后一名。

  经过学能测评后,优千千学习能力武汉发展分中心发现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听记忆、理解能力都很差,甚至无法完成正常课堂教学互动。每天在家写作业都是妈妈直接告诉孩子完成的,孩子没有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目前,经过5次培训课的训练,小全的听知觉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业中出现错误,能自己检查、订正,慢慢形成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习惯了,学习成绩有起色,孩子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据悉,该中心近1个月的免费培训,2名辍学学生已经顺利复学,其他8名孩子的学习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和明显改善。

  本月,本报继续关注孩子成长,联手12355推出“关注孩子健康上网”大型公益活动,帮助更多家庭解除网络困扰,届时,12355将组织专家团队走入学校和社区,开展公益心理咨询活动,欢迎广大学校和社区踊跃报名。

  活动报名方式:027-12355 /85748625(电话)139712355(QQ)

  (本版案例人物均为化名)

  文/记者 向春通讯员 李秀蓉

  图/记者 何晓刚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