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们需要记忆,而记忆需要照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04: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人们需要记忆,而记忆需要照片”
“人们需要记忆,而记忆需要照片”

  撰文/记者饶贞

  摄影/记者黎旭阳

  昨日,由中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广州日报社、广州市档案馆联合主办的“古穗倩影暨粤港澳百年老照片展”正式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299张珍贵老照片,在这里仿佛变身成一只奇妙的时空飞船,将相识或不相识的老广州、新广州联系成了一个大家庭,一同带入悠远的历史隧道漫步。

  广州画家:老照片太震撼了

  在昨日的展览现场,由英国国家图书馆提供的100余幅照片引起众多读者特别的兴趣。这100多幅有关广州的老照片大部分出自广东摄影师赖阿芳之手。这位摄影大师所拍摄的《河南桥和中国客栈》、《广州天坛》、《红楼科举考场》等照片就连许多老广州也是第一次见到,纷纷大叹开眼界,不少摄影发烧友更是对赖阿芳的作品赞不绝口。

  “我们早就知道国家图书馆之前有关于广州的老照片展览,可惜一直没机会去看,这次能在广州看到,真是太高兴了。”昨日,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铿与中国岭南油画研究馆负责人刘洺专程赶到展览现场,把这些珍贵老照片仔仔细细观赏了一遍。“我们一直打算画一批百年前老广州的油画,从绘画角度弥补这一时期缺失的历史链条,这次展览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陈铿表示,“当我们看到《广州日报》上刊登的英国国家图书馆提供的广州老照片时,真的觉得太震撼了。”

  德国教授慕名而来:广州变化真是太快了

  昨日午饭时间,一位德国教授和太太悄悄出现在老照片展览现场,“我们从《广州日报》得知有这个展览,午饭都没吃就赶来了。”原来,这位慕名而来的德国教授名叫劳克,来自慕尼黑的他已经在广州生活了3年,目前在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经济史。尽管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经济史,但他对这一时期的广州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古穗倩影展览讲述的正是这一时期的广州风情。

  “这些照片我大多数都从没看过,真是一个很好的展览”,劳克教授表示,“尤其是新旧照片的对比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能让人真切感受到广州发展变化的速度。”

  获奖读者:从日本人手中换回珍贵照片

  “这次我一共送了12张照片参加《广州日报》的老照片征集活动,获奖的这张照片是我用钱币和邮票从日本人手中换回来的。”收藏爱好者郭浩强提供的老照片《长堤和海珠石》昨日获得本报粤港澳老照片征集活动的特等奖。在昨日的展览现场,这张放大的老照片成为最受市民关注的老照片之一,不少老人站在这幅照片前展开热烈的讨论,久久不舍得离去。

  “其实对收藏爱好者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更多人看到我收藏的东西。”郭先生昨日表示,“这次能和更多人分享,感觉更开心。”

  观展市民欢快交谈仿佛一家人

  记者在现场发现,本次展览精心安排的新旧照片对比让许多市民感到惊喜:光是爱群大厦的照片,就有分别拍摄于1915年、1935年、1936年、1940~1949年和2008年5张之多;从1933年至2008年不同时期的海珠桥照片甚至有约20张。

  “我以前就听父亲说过,海珠桥以前就像这样中间是能开合的。这里还有海珠桥被炸毁时的照片,太难得了”、“你看,中央公园(人民公园)一点都没变!和我们小时候去的一样”、“这里原来有个天坛啊,你以前看过吗”、“你再好好想想,沿江路这里以前到底有没有电线杆?”原本素不相识的新老广州人,在这里很自然地开始交谈、讨论,仿佛都变成了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互相用自己的记忆勾勒老广州的历史画面。

  77岁老公安看照片仔细程度如同破案

  干了一辈子公安的77岁老人沈伯昨日在展览现场仔细观察了每一张照片,认真的态度就仿佛在破案一样,“我很惊讶,这些老照片居然清晰度这么好。你看这张,无论是近景、远景,还是人物都非常清晰。以前的照相机肯定不如现在的好,居然能拍得这么清楚,不简单!”

  广州后生仔观老照

  片叹真新鲜

  “我是专门请假来看展览的。”25岁的广州后生仔小黄昨天背着书包,安静地站在一幅幅老照片前,津津有味地听老人们谈论过去的往事,眼里不时泛出好奇的亮光。

  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小黄对广州的历史充满好奇,“我在广州出生、长大,很想知道100年前的广州是什么样子。”小黄告诉记者,展出的老照片让他感觉“非常新鲜”,“以前都没机会看到”。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